芦荟有什么特点啊

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颇受大众喜爱。据考证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而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有药用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 ,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等。

你好很高兴解答。

芦荟特点:

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茎较短。

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

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黄色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裂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4]

生长习性

1 、土壤: 芦荟以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 6.5 — 7.2 。

2 、光照 :喜光,耐半阴,忌阳光直射和过度荫蔽。

3 、温度 :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 20 — 30 ℃,夜间最佳温度为 14 — 17 ℃。低于 10 ℃基本停止生长,低于 0 ℃芦荟叶肉受冻全部萎蔫死亡。

4 、水份:芦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离土的芦荟能干放数月不死。芦荟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涝。

5 、生态环境: 芦荟的生态环境(空气、水体、土壤等)不能受污染,注意通风。

6、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5]

地理分布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芦荟的野生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民间美食故事典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民间美食故事典故

    有一顿饭我至今难忘!张同志、王同志:我知道你们是南方人爱吃大米,今天中午我给你们做大米饭,猪肉熬粉条儿,就在我家里吃吧。我说:那不行,我们吃饭都有村干部安排,不…

  • 芙蓉镇怎么样

    芙蓉镇原名王村,是一座湘西土家族聚居的千年古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谢晋执导的一部同名电影使之名扬天下。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

  • 河南的第二城是哪里

    河南的第二城是哪里?其实已经不能算问题了,第二城一定是洛阳。首先我们对河南省来个简单的了解。河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拥有9640万常住人…

  • 昇字是什么含义,昇字取名寓意

    【升】合并了【昇】,【昇】算是繁体,但作为量具时,不可以用【昇】字【升】=【昇】=【日】+【升】【日】-日形,日光,日升动。【升】-升斗象形,盛米量米器具,升斗…

  • 长春北广场和长春站是一个站吗(长春站和长

    作为长春人,我认为地名必须严谨。长春站分南、北站房,此外长春市还有长春北站、长春南站和长春西站等。长春站南、北的不规范叫法由来已久。2004年以前长春站只有一个…

  • 锂电池好用吗(锂电池水枪好用吗)

    锂电池提高了很多产品的好用度,这是勿用质疑的。锂电池有很多种,大小不一,有小到手机,相机用的,有大到电动汽车用的,锂电池的量产直接提升了产品的好用度,锂电池用在…

  • 生铁和铸铁的区别是什么

    铁,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含量比较丰富的金属元素。经过某些特殊的加工工艺,可以使其从矿石中提炼出来而已固体形式存在的一种合金体,但是由于其内部含杂质的不同,其种类…

  • 家里破烂太多怎样收纳(家里杂物太多怎样收

    以下是我家整理和收纳总结出的一些小经验,希望能帮到题主及大家。想要保持家里的整洁必须要走好这三步:常规的清洁,各种易乱物品的整理,卫生盲区的清理收纳,家里绝对会…

  • 维生素k是什么

    维生素K是什么?维生素K,又称为叶绿醌、抗凝血因子,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有什么作用?维生素K是凝血过程中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并且在维持正常的骨钙代谢、保护…

  • 什么样的空气才是好空气呢

    好空气就是“森态空气”!没有森态空气,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古以来,隐士都喜欢远离城市依山傍水而居,苦练长生不老之道,据资料,终南山常年有上万人隐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