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科学家还是学者

中国历史上,名字带“子”的,很多,如庄子,老子,孔子,荀子,韩非,墨子,孟子,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大多数是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的一种或几种。

墨子是科学家还是学者?这要从两方面探讨。

一是墨子的一生的贡献

二是为什么我国全球领先独一无二的“加密卫星”要以墨子命名?

PS:提问者,我猜测是把科学家和学者混为一谈了,或者是错误的认为:科学家和学者是不兼容的对立面,或者说,是不可以同时兼任兼容。

我的观点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定同时也是伟大的学者,但是,一个“学者”不一定就是称职的科学家,

理由很简单:

真正的科学家有思想成果的贡献,有实际的发明成果或学术成果,甚至可以流传百年千年,后人用先进的科技无法合理性科学性推翻。

而假学者没有思想成果贡献,没有实际发明成果,只擅长纸上谈兵、癔想意淫,恰如:”皇帝的新装“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是二者的区别,也是为什么学者有许多,但是,真正的科学家却很少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说,墨子是个学者,更是个伟大的科学家?

先看下墨子的一生贡献。 看下他的贡献是学术研究多?还是科学贡献多?

一,墨子的一生的贡献,包含:学术贡献和科学领域成果贡献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可以说是一个伟人。是个实实在在的科学家。也是学者,科学领域的贡献要大于学术思想。墨子(生卒年不详) ,名翟(dí),后人(至今)评誉: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1,治国主要观点:提倡节约,倡导自力更生,发奋图强。

2,政治思想:提出了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简单说就是:和谐、互爱,廉政。

3,军事思想: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简单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不侵略他国,安内富国富民安居乐业;他国若是侵犯,则全力反之。

4,哲学思想:或者叫自然学、科学思想,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是其他诸子无法比拟的。

他的主要观念,思想成果贡献,如下:他尊重科学,唯物辨证者。

① 认识论,也就是我们现代科学的 唯物、试验、研究。他认为要有三个核心:即闻知、说知和亲知。

简单说:对已知的,不盲目相信,通过试验去论证,以唯物实际试验为准,唯物辨证者。

② 逻辑学

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

他最早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总结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从而使墨子的辩学形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系统分明的体系,在古代世界中别树一帜,与古代希腊的逻辑学、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并立。

简洁的说:对设想在试验前,要有个清晰的自我推断,是否可行,是否符合逻辑关系? 务实、严谨的科学作风,而非自己主观的不切实际的癔想。

5,墨子的科学思想:

①数学论述:“倍”,“平”,几何学,“圜”,正方形,直线,五.十进位值制等定义观点

② 机械制造方面:擅长研发、制作工具、仪器、武器,风筝、纸鸢、车子、“备城门”、“备水”、“备穴”、“备蛾“、“迎敌祠”、“杂守”等,范围覆盖民用、军用。。。

③ 物理学研究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力的定义,“动”与“止”的定义。,杠杆定理,墨子也作出了精辟的表述。

在光学史上,墨子是第一个进行光学实验,并对几何光学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探讨了光与影的关系,物体的本影和副影的问题,小孔成像的实验,对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几何光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还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过研究,发现井和罂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并加以巧妙地利用。他曾教导学生说,在守城时,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而作好御敌的准备(原文是:令陶者为罂,容四十斗以上,……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内迎之)。尽管当时墨子还不可能明白声音共振的机理,但这个防敌方法却蕴含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④ 提出宇宙论

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都是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出来的,都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

换句话说,也就是整体包含着个体,整体又是由个体所构成,整体与个体之间有着必然的有机联系。从这一连续的宇宙观出发,墨子进而建立了关于时空的理论。他把时间定名为“久”,把空间定名为“宇”,并给出了“久”和“宇”的定义,即“久”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时间,“宇”为包括东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连续不间断的。

时空的定义,时空有限还是无限,运动论,物质的本原和属性,物质属性的问题。他认为,如果没有石头,就不会知道石头的坚硬和颜色,没有日和火,就不会知道热。也就是说,属性不会离开物质客体而存在,属性是物质客体的客观反映。人之所以能够感知物质的属性,是由于有物质客体的客观存在。

墨子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他的相关研究成果思想成果延续至今,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

综上所述,墨子是个大学者,更是个科学家。

二,为什么我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要以墨子的名字来命名?

墨子最早提出过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观点,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

用他的名字命名,是来纪念他在早期物理光学方面的成就。

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是直线传播的,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这在光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原理,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墨子还提出了某种意义上的粒子论。

光量子学实验卫星以中国科学家先贤墨子来命名,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三,为什么有个别人士,藐视轻视墨子对自然科学做出的贡献,认为墨子配不上“科学家”这个称号?

个别爱科学,但是又不爱进行或者无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认为:

墨子就是普通的学者,不足以称之为:科学家。

我认为:墨子可不是普通的学者,

如果把

普通学者=“学—只会陈述,说,无思想成果”

和“

科学家=做–有真实研发成果–包括科学研究成果和思想学术贡献成果”

做对比的话,

毫无疑问,科学家更适合墨子的称呼。

原因:

各个领域都有贡献最大的杰出代表,例如 中国建筑界木匠界,奉鲁班为祖师爷鼻祖,因为他,技艺一流贡献最大。但是,不是木匠界的人,可能就不一定知道这个。可能还会反问:鲁班是谁?新出道的明星吗?唱过什么歌曲?演过什么电影? 跨界不懂,是硬伤。不懂装懂,不只是身体上的硬伤了,心智,有问题。

扩展参考:

国家网信办前不久,发布通告要求:

要对自媒体乱象进行强烈舆论监督,自查自纠,积极整改,严格管理。

针对以下不良信息予以关闭和以法制裁:

有的传播政治有害信息,恶意篡改党史国史、诋毁英雄人物、抹黑国家形象;

有的制造谣言,传播虚假信息,充当“标题党”,以谣获利、以假吸睛,扰乱正常社会秩序;

有的肆意传播低俗色情信息,违背公序良俗,挑战道德底线,损害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有的利用手中掌握大量自媒体账号恶意营销,大搞“黑公关”,敲诈勒索,侵害正常企业或个人合法权益,挑战法律底线;

有的肆意抄袭侵权,大肆洗稿圈粉,构建虚假流量,破坏正常的传播。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四川火锅和北京火锅哪个最有历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四川火锅和北京火锅哪个最有历史

    四川火锅的出现,大约在清代的道光年间(1821-1851)。经过多方考证,四川火锅真正的发源地是长江之滨–酒城泸州的小米滩(现高坝二五厂)。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水(汤),加以各种蔬菜,再…

  • 目前发现最大的类地行星有多大

    在分类上,行星可以分成岩质行星和气态行星。岩质行星又称为类地行星,就是像我们的地球这样由岩石表面的行星,气态行星又称为类木行星,是没有岩质表面的行星。在我们太阳系中,我们…

  • 血红蛋白高是什么原因,血红蛋白高是什么原

    导读:“血红蛋白”英文缩写为HGB或Hb,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那么,血红蛋白高是什么原因?相对性的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

  • 万三蹄和沈万三(万三蹄是沈万三做的吗)

    万三蹄是由沈万三创作的,一提明朝首富,我们一定会想到沈万三,现在热播的电视剧《聚宝盆》也主要是在讲沈万三的一生,万三蹄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明朝巨富沈万三的“骚操作”,朱元璋…

  • 月亮的圆缺变化是什么引起的

    –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在地球上看来,月亮的形状经常在变化,它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时而弯月斜挂,时而银盘高悬。那么,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呢?原来,地球和月亮是一…

  •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场面

      《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大部分。按照展开的次序,首先是东京汴梁郊外的景物,接着是大桥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最后生动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整幅作品中的人物大者不…

  • 2022年最好漫画(哪个漫画平台韩漫多)

    对于“好漫画”的定义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不同的人对漫画的喜好也可能不同。但是,通常来说,一部好漫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故事情节吸引人,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绘画水平高…

  • 如何三步上篮,三步上篮训练

    平时我们所说的三步上篮又称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之前的文章已经系统解析过了。三步上篮是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篮球投篮脚步,无论你是野球场高手小白,还是职业球员业余高手掌握一…

  • 一个物体的形状靠什么保持,一个物体的形状

    解答一个物体的形状是靠什么保持,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考虑。如果要把问题解答得十分完美,像我这样文化水平很难做到,物理学家可能也难做到。它涉及到清淅了解宇宙的宏观和微观层面…

  • 物质运动的动力来自什么

    回乎了两天、我仍然认为此问题值得一答!这和牛顿第一推动力的问题是一类问题!第一、宇宙是一个无始点无终点的“静动“综合体!任何一个时代你去研究它、你永远找不到它的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