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岁女童 墓葬比王侯还豪华

一个年仅9岁的女童,一具罕见的房形石棺葬具,『开者即死』的神秘诅咒,230余件让人叹为观止的精美随葬品……,当这一系列的资讯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相信人们更想知道的是,究竟是怎样的殊荣让一个年仅9岁的女童,死后能够拥有一座巧夺天工的精美仿宫殿式石棺,享受着堪比王侯将相的奢华陪葬品。

她到底是谁?珍藏于大陆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内的『李小孩石棺』,是20世纪60年代,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西大街南约50公尺处的一处基建工地施工时被发现的。

当时大陆科学院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透过挖掘发现,这是座构筑规整的长方形竖井土坑墓,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

墓室呈长方形,近地表处长6.05公尺、宽5.1公尺,向下逐渐内收,至墓底部长5.5公尺、宽4.7公尺,深度为2.9公尺。

墓道在墓室南壁的正中,为斜坡式,长6.85公尺、宽度1.85公尺至1.60公尺。

网络配图 『这类墓葬形制在考古学上称作平面呈甲字形的土坑竖穴墓。

』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王原茵介绍说,『属于规格比较高的一种墓葬。

』 在对古墓的进一步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石椁 打开石椁,一具雕刻精美、堪称石雕艺术品的仿殿堂石棺跃入眼帘。

石棺平面呈长方形,是3间有浮雕的房屋形状,长1.92公尺、宽0.89公尺、高1.22公尺。

棺盖由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盖下部分由6块石块镶为一体,中间开门,两侧开窗,四周刻有斗拱、门窗、瓦当,并线刻有青龙、朱雀、侍从等图案,俨然是一座隋代歇山式建筑 古建筑屋顶最常见的构造方式之一。

即由前后2个大坡檐、两侧2个小坡檐及2个垂直的等腰三角形墙面组成,因交出9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的缩影,如此豪华石棺的墓葬主人究竟是谁? 根据墓志记载,墓主是一个年仅9岁的女童,名叫李静训,字小孩,是左光禄大夫、岐州刺史的第四女。

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是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之后又与一起打天下,开皇三年 西元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战争中,以身殉国,享年48岁。

隋文帝杨坚念李崇战功赫赫,且,因此对李崇之子李敏也备加恩宠,自幼便将其养在宫中。

开皇初年,周宣帝、皇后 隋文帝杨坚的长女、5皇后之首,静帝即位后被尊为皇的独女宇文娥英亲自选李敏为婿。

从墓志的记载来看,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杨丽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然而大业四年 西元608年,她却『遘疾终于汾源之宫』 墓志语,『汾源之宫即是汾阳宫 行宫,也就是说,李静训应该是被杨丽华带在身边,随同隋炀帝一起前往汾阳宫时夭逝的。

』王原茵说,『杨丽华对此十分伤心,便要求对其厚葬。

』网络配图 为何用石棺葬于城内? 对比同时期其他墓葬,李静训的埋葬地点和埋葬方式尤为特殊。

墓志称,李静训死后,当年12月埋葬于京兆长安县休祥里万善尼寺。

『京兆』指的是当时隋代首都大兴城 唐为长安城,『休祥里』 唐称坊位于大兴城内皇城西南第二街由北向南第二坊,『这也就是说李静训死后是被埋葬于大兴城内。

』王原茵说,『中国汉民族进入封建社会之后,依照葬仪往往把葬地选在远离居住地的市郊,尤其是隋唐时期,在城内很少发现有同时期的其他墓葬,李静训墓也是迄今为止在隋代京畿地区发现的第二座墓葬。

不过,万善尼寺并非是一般的尼寺,而是埋葬众多妃嫔的皇家尼寺。

以李静训当时的受宠程度,埋葬于此也是无可厚非的。

』 在埋葬方式上,李静训将近26平方公尺的墓室内除了1方墓志、4块残砖与石棺椁之外未放置其他物件。

『隋代使用的石质葬具,以石棺床较为普遍,但石棺椁,即便是普通式样,其使用人群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王原茵说,『在李静训之前,房形石葬具的使用者屈指可数,且隋唐两代的文献中都没有什么品阶的官员方可使用石葬具的规定,我们从隋至唐以前所出土的使用石葬具的墓主情况分析,石椁、石棺仅用于一品以上的皇室成员和有特殊贡献的勋臣。

李静训是??皇太后的宠孙,死后享用石椁、石棺,当属于特加优厚。

』 女童的殊荣? 李静训墓不仅石棺豪华,墓内的陪葬器物也极为丰富、精美,这是已发掘的隋代其他墓葬中所没有过的。

累计230余件的随葬物品皆置于石椁、石棺中间不足3平方公尺的狭窄空间内,除一般常见的陶俑及少数陶器外,还出土了大批,如金器,有嵌珠宝金项链、嵌珠宝金翎、金戒指、金杯、金钗饰品等,以及玻璃器、玉石器、钢铁器、骨、木漆器和丝织品等。

其中,金项链和金镯是波斯的制品,玻璃瓶和所盛香水也来自国外。

从这些随葬品中可以看出:陶俑和陶器属于仪仗类的殉葬品。

陶、瓷、铜、铁、骨、木、漆器是日常服御器,种类齐全,几乎是把死者生前所需的日常物品一件不漏地都殉葬了。

对于一个年仅9岁的女童而言,即便是生前如何深受宠溺,也还是超出了一般礼制所允许的范围。

对此,王原茵解释说,『透过对墓志铭文的解读,我们推测主办李静训丧事的极有可能便是杨丽华。

网络配图 首先,杨丽华对李静训这个外孙女倾注了太多感情;其次,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杨丽华生性倔强,是个行事颇有主见的女子,她对杨坚取北周而代之的行为始终不能释怀,从墓志中?周皇太后的称谓便可见一斑;第三,自传入中国之后,建塔供舍利之风日盛,隋文帝在位期间更是大兴佛事,杨丽华既是北周皇后又是隋朝公主,且她本人也浸淫佛法,对于房形石葬具在礼制中的特殊含义自然非常了解。

』 这样看来,杨丽华命人雕刻具有宫室外观的华美葬具给她心爱的外孙女,并仿效舍利的埋葬方式,将其置于石棺中,并在石椁及石棺瓦当上刻有『开者必死』这样极其少见的严厉诅咒文字,并选择万善尼寺作为李静训的栖息之地,可谓合情合理,也,『这样一来可以保佑李静训墓永固,二来杨丽华本人也可经常前往追念。

』 一个年仅9岁的小女孩,生前锦衣玉食,死后享受厚葬,只因为她是皇亲国戚的特殊身份。

与其说这座墓是李静训本人地位的反映,不如说是她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其窀穸之所的一种折射。

李静训的父母双方与皇室亲密而微妙的关系,丧事操办者的性格和情感以及个人的信仰,最后都转化为实物形式体现在她死后的安厝之所中。

欧洲和现代科技技术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详解世界十大危险运动,最高死亡率达31%尼古拉特斯拉的惊世预言,精准预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结束时间瑞典RBS型反舰导弹,经典鸭式布局让导弹更灵活诡异的道德经与外星人,传道德经作者老子与外星人藏惊人秘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玛雅王室古墓惊现罕见史前古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玛雅王室古墓惊现罕见史前古物

    玛雅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一个文明,不仅因为其精准的预言,还有那些先进的数学、天文知识。世界各地也不断发掘出玛雅文明的古物。近期又有新发现,玛雅王室古墓惊现史…

  • 人类首次拍到深海幽灵,全身布满补丁,宛如尸体

    大海是无数人向往的地方,海里藏着无数的秘密,或许是因为事故而沉没的载有无数金银财宝的商船,又或者是巨大的未知生物,又或者是可怕的幽灵。而说到海中幽灵,人们自然而…

  • 世界三大未解之谜:是巧合,还是真的存在超自然

    超自然力量,终究属于自然,源于自然。只不过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探索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中很多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来解释,所以被称为超自然力量。确实,自然有能…

  • 世界5大未解之谜,一个比一个神秘,实在是太离

    说起时空穿越,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不信,但在现实中却很多人表示,曾经经历过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这样他们怀疑,自己很可能是进入了某些时空缝隙看到了…

  • 神秘的人类禁区,离奇的失踪事件真相 是自然

    北大西洋有一片海域,传说出现了很多离奇的神秘失踪事件,这片神秘的海域就是百慕大三角洲。图片来源于网络百慕大三角又称魔鬼三角,它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由英属百慕…

  • 未解之谜,纳斯卡线条至今无法给出科学解释

    世界各地有许多未解之谜,那些是人类建造的建筑,但不清楚是谁建的,他们是如何建造,或者是为了什么目的建造,但可以肯定,它们都是人类建筑的巅峰。纳斯卡线条――秘鲁它…

  • 世界10大未解之谜

    【玛雅文明消失之谜】玛雅文明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谜,玛雅文明是古代位于墨西哥东南部、瓜地马拉等中南美洲区域的文明。它仿佛一夜之间就在身林中兴起,经历了数千年的…

  • 龙是神话还是曾经真实的存在中国古籍有大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有11种属相皆有对应的真实动物,且在当今世界仍然广泛存在,唯独龙是唯一未明的动物。不过在中国文化中龙所处地位却是至高无上的,例如古代皇…

  • 龙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若隐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若隐若现。不管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唐宋以前,正史中最常见的记载…

  • 常以龙的传人自诩的中国人,为什么如此抵触西

    学习英语时,单词Dragon常被翻译为龙,但仔细想想,我们在西方影视剧中看到的龙,面目可憎、喷火吃人,跟东方护佑百姓风调雨顺的龙王形象完全不沾边。所以这些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