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发现近半世纪中国考古百年亮点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秦俑发现近半世纪 中国考古百年亮点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来中国不可不去西安,来西安不可不去看秦兵马俑。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重见天日近半个世纪,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更是古城西安的亮丽名片,也是中国百年考古的一大亮点。

资料图: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图片视觉中国

国宝的偶然发现

秦兵马俑是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的。

这年5月,记者蔺安稳从北京回陕西临潼探亲。

在临潼县文化馆工作的夫人与之闲谈时提起,秦始皇帝陵附近出土了陶俑。

作为对西安历史文化有深入了解的记者,蔺安稳对此深感好奇。

第二天,蔺安稳来到正在修复陶俑的当地考古工作者赵康民的工作室。

赵康民正在修复一座陶俑,地上堆放着许多陶片。

另一座已大体修复好的陶俑立在那里,高高的个头,同真人一般大小,雄赳赳,气昂昂,熟读史书的蔺安稳一眼就判定是秦代士兵的形象,是难得的国宝。

蔺安稳在家一个多月后,休假期满,回到北京,撰写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报道。

报道说,这批陶俑身穿军服,手执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实形象塑造的。

秦始皇帝陵周围以前曾出土过陶俑,但都是一些体积不大的跪俑,像这种同真人一样的立俑,还是第一次发现。

特别珍贵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批武士。

这批武士陶俑的发现,对于评价秦始皇、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有极大的价值。

在报道中,蔺安稳还指出,秦始皇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没有得到妥善保护。

生产队随意在陵园掘土挖坑,开荒种地。

出土文物中的金属制品,有的竟被当作废铜烂铁销毁掉,一些石制、陶制物品则被丢来抛去。

这是关于兵马俑的第一篇报道,介绍了秦俑的出土情况及其意义,明确指出这是秦始皇帝陵的一部分,并指出秦始皇帝陵园出土的遗址、遗物没有予以妥善保护等一些问题。

中央高层领导极为重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立即做出批示,提请国家文物局与陕西省委商量,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

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一阵波澜,迎来的是中国考古历史的新篇章。

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1975年8月初,秦俑考古队队长袁仲一执笔撰写了一份关于秦俑发掘的报告,送呈国家文物局。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正在北戴河,看到报告十分高兴,思考着如何保护好这批珍贵文物。

一天,王冶秋在海滩上与当时主持国家科技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元帅不期而遇。

两人坐下聊天,漫谈中说到了秦俑坑的发掘情况。

王冶秋说,根据探测结果,这是一座很大的陶俑坑,东西长200多米,南北宽60多米,有几千件陶俑、陶马,是一个雄伟壮观的地下军阵啊!

聂帅听后,感慨地说:不得了啊!这么大的一个地下军阵,要是能建个博物馆就好了。

王冶秋赶紧接过话茬:我也有这个想法,但考虑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没敢提出。

聂帅沉思片刻,说道:国家是有困难,但需要办的事情还是要办。

你给国务院打个报告,让大家讨论一下嘛!

王冶秋第二天就回到北京,先后找到谷牧、余秋里两位副总理,谈了他与聂荣臻元帅的想法,提出在秦俑坑遗址上修建博物馆的建议。

两位副总理都表示同意。

中央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办大事。

1979年9月底,气势宏大的兵马俑坑一号大厅竣工,叶剑英元帅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博物馆外观为拱形、里面无立柱,大厅东西长204.5米,南北宽72.5米,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0周年大庆之际,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对外交流的名片

秦兵马俑的发现很快引起世界关注,美国总统、英国女王、日本首相、法国总理纷纷前来参观。

第一位前来参观的外国领导人是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

1976年初,李光耀来西安访问,得知秦俑出土的消息,听说是与真人一般大小,感到难以置信,因此要来看一看。

1976年5月15日,李光耀来到了秦俑坑发掘工地。

他下到俑坑里,兴致勃勃地仔细观看,还站在一个陶俑跟前,比了比个儿。

李光耀身材魁伟高大,但秦俑比他更高一点。

看到这陶俑、陶马,李光耀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是世界的奇迹!这是民族的骄傲!我是华人,也有我的一份。

1978年9月1日,时任巴黎市长、后来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由此而来,它的发现被公认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1991年11月8日,希拉克再次前来参观。

这次他不仅仔细参观了秦俑一号坑,还参观了三号坑和秦陵铜车马。

参观完后,他在留言簿上写道:这次参观兵马俑,再次证实了世界文化遗产第八奇迹。

西安通过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实力,完全可以与雅典、罗马、巴比伦相媲美。

1982年8月,兵马俑去澳大利亚展出。

这是兵马俑首次单独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考古焕发新生

转眼间距离秦兵马俑重见天日已经过去将近半个世纪,秦俑的周围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早的露天开采到后来科学发掘,从重发掘到重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兵马俑对中华文明的意义越发凸显,其发掘得失也为之后的考古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秦始皇兵马俑之所以有今天,除多位中央领导重视、广大考古人员辛苦劳作之外,蔺安稳说,还有一个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

试想,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在19世纪不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吗?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这座艺术宝库惨遭破坏,大量国宝流失国外。

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五大洲数以千万计朋友纷至沓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秦俑热。

蔺安稳从中新社副社长岗位上退休后,仍然关心秦兵马俑的考古研究,醉心秦史,学习秦篆。

他看到电视剧《芈月传》肆意戏说篡改历史,竟将兵马俑作为芈月 秦宣太后的陪葬,严肃地指出这是一部胡编乱造、荒诞无稽的电视连续剧。

他强调,兵马俑为千古一帝秦始皇陪葬的结论,是考古专家经过艰苦发掘,在获得大量考古证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论证之后得出的。

这是得到考古界、史学界、自然科学界普遍认可的一条科学结论,是毋庸置疑的。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灯笼花光长叶子不开花原因及处理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灯笼花光长叶子不开花原因及处理方法

    灯笼花长叶不开花原因灯笼花扦插一般情况下当年是不会开花的,要等到明年才行,灯笼花的花期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份到12月份,花期是比较长的,灯笼花光长叶不开花有两个方…

  • 鄱阳湖水战最后的对决

    应天之战挫败后,陈友谅內部激化矛盾,朱元璋又借机持续往西发展趋势,仅用一年時间就占领了蕲州、黄州、抚州等十多个州,收归洪都(今南昌市)水军后。至正二十三年(13…

  • 阴阳眼有科学依据吗,没有科学认证(但现实中

    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鬼神之类的故事吧,这些都是不能有科学来解释,但它的确发生过,就拿阴阳眼来说,阴阳眼有科学依据吗?很多科学家都曾研究过,他们发现这的确是一种神…

  • 借尸还魂朱秀华是假的?专家鉴定的确发生 真

    大家可能知道在我国台湾那边曾发生过很多灵异事件,并且有很多都被媒体给报道出来的,最著名的就是1949年的朱秀华借尸还魂事件,这是一件轰动全球的诡异事件,她讲述的…

  • 喜看龙尾变龙头

    红网时刻张家界10月20日讯(通讯员邓道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中国的版图上,名称含龙字的地方确实太多,但叫龙尾巴的却凤毛麟角。我的家乡张…

  • 人死后真的会转世投胎吗?在正史中却记载着这

    在佛教中认为万物皆有因果报应,有些人在死后可以再生或是投胎转世,而这就是所谓的轮回转世。对于古代这种人死后轮回的思想,对于现代崇尚科学的人们来说,这就是封建迷信…

  • 中国通灵部队749局,中国的神盾局(每个人都拥

    相信喜欢看超级英雄大片的网友们,肯定知道神盾局这个名字,在电影中神盾局是国际安全理事会专门用于处理各种奇异事件的特殊部队,其实在我们中国还真的有这样的部队,被称…

  • 鬼洞族真的存在吗?曾生活于西域的精绝古城

    相信喜欢看盗墓或喜欢鬼怪故事的朋友们可能看过《鬼吹灯》在这里面曾提到一个神秘的种族,他们生活在精绝古城,名为鬼洞族,种族的首领是精绝女王,很多人以为这些都是书中…

  • 中国奇怪事件不解之谜:中国奇怪事件录全本

    1、中国有哪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神秘事件呢?2、中国未解之谜有哪些?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神秘事件?4、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悬而未解的千古谜团呢5、中国未解之谜,你知道…

  • 龙存在吗?这些年多次坠龙事件真相 看到的

    比古看今修养文德,大家好我是小德,今天来聊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龙。我们知道传统文化12生肖中其余11个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为什么只有龙是虚构的呢?还是说龙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