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地球自转变慢了,5 年后一分钟只有 59 秒?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5年后即2029年,1分钟或只有59秒。

这一说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被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科学家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冰盖正在大规模融化,改变了地球的形状,导致地球自转减速比之前更快。

这一变化可能在五年内引发全球计时危机,比如计算机通讯和电信网络造成大规模中断。

图片网站截图

事实上,这样的表述并不准确,正确的表述应该为:2029年,某一个1分钟可能缩短为59秒,并且冰盖融化延后了这一天的到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分钟还会减少成59秒呢?时间难道不是固定不变的吗?这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我们的计时系统

尽管时间似乎是均匀流逝的,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调整了几十年——每隔几年插入一个闰秒。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下我们的计时系统。

为确定时间,我们现在常见的时间系统包括三种,区别是:

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地球时Universal Time,UT1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的历书时Ephemeris Time,ET以原子内部电子能级跃迁发射的电磁振荡频率为基准的原子时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法语:Temps Atomique International, TAI

地球时UT1是通过将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记为一天来确定的时间标准。

它基于地球相对于平太阳的角度变化来划分时间刻度。

地球时在航海和导航领域,以及天体测量和天文大地测量领域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然而,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地球时的稳定性不足,难以完全满足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对极高精度时间的需求,比如天文观测和全球导航卫宇宙岛统GNSS。

为了满足更高精度的实际需要,科学家们引入了原子时

具体来说,原子时是通过原子钟来实现的,而原子钟利用的是原子内部电磁振荡的周期来计时,这种振荡周期非常稳定。

因此,原子时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和稳定度,能够提供极其精准的时间标准,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导航系统、通信网络等领域。

铯原子钟 图片维基百科

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秒的定义从天文秒改为原子秒,将铯133原子无干扰的基态超精细能级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定为1秒,也就是说,将铯133原子发出的辐射振动9192631770次所持续的时间定为1秒,称作国际单位制秒

这一决定标志着原子时的正式确立,并为后续的时间计量系统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我们国家标准时间的自主校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张首刚研究员为代表的科学家们长期扎根西部,甘于寂寞,攻关十余年,成功研制高稳定连续运行冷原子铯喷泉基准钟,把我国标准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100纳秒减小到5纳秒内。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空间锶原子光钟实验室,测量仪器显示相关实验信号。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一分钟会变成59秒?

以地球自转为参考的地球时,一直是国际标准时间产生的主要参数之一。

一天被分为24小时,1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地球时刻反映了地球相对于宇宙背景的转动角度,这是很主要的。

而采纳原子时是一种非常准确、不变的时间定义方法,但它也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结果:原子时与地球自转定义的地球时不太匹配。

原子时与地球时之间的差异。

图片文献[1]

几个世纪以来,时间测量的稳定度不断提高,使我们能够看到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恒定,这就会使原子时和地球时之间产生差异。

为了兼顾这两种需要,便引入了协调地球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UTC系统。

当国际原子时与地球时的时刻相差达到0.9秒时,就需要对协调地球时UTC进行调整,即增加或减少1秒,以尽量接近地球时,这就是所谓的闰秒负闰秒,最终一分钟为59秒;正闰秒,最终一分钟为61秒。

这种添加闰秒的地球时就是协调地球时,也称地球标准时间,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时间系统。

自1972年UTC正式使用至今以来,地球自转一直处于不断减慢的趋势,协调地球时已经添加了27个闰秒,均为正闰秒。

然而,自年中以来,地球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

因此科学家估计,在2029年,人类可能就需要第一次减少1秒为负闰秒,对应的1分钟只有59秒,来保持原子钟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的同步

地球自转速度为什么不恒定?

在千年的时间尺度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受三个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

首先,海水和海底之间的摩擦会逐渐消耗地球自转的动能,从而减缓地球的自转速度,这就是所谓的潮汐效应

其次,由于冰期后回弹,地球形状会发生变化,变得更为扁平,使地球的惯性矩发生变化,降低了其自转速度。

这类似于滑冰运动员在旋转时将手臂向身体两侧平伸以减速旋转的原理。

最终,地球内部的一些过程,即地核和其外层地幔、地壳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例如地磁场变化和地幔对流,也会导致地球自转速度产生变化。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宇航局和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系统服务IERS的数据,地球的自转速度确实在缓慢减慢。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周期每个世纪增加大约1.8毫秒。

虽然这个变化看似微小,但在长时间尺度上,其累积效应却非常显著。

图库版权,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例如,历史天文学家记录的日食时间与我们今天计算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2500年前大约春秋战国时期观测到的日食时间与现代时钟相比,时钟误差约为4小时。

原来,科学家预计由于这些地球物理过程的作用,地球自转速度的减缓将使得首个负闰秒在2026年到来。

然而,卫星测量数据显示,从1986年开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格陵兰和南极洲的冰盖正在加速融化。

这一现象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进一步减缓了地球自转速度。

由于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双重效应,地球的惯性矩增加,自转速度变得更慢,从而推迟了负闰秒的到来。

极地冰层融化并向赤道移动,减缓了地球的自转速度。

图片文献[3]

闰秒会带来什么影响?

闰秒通常在地球协调时UTC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23:59:60实施。

闰秒的调整对平常生活的直接影响较小,人们往往感受不到闰秒所带来的变化。

但对依赖精确时间同步的技术系统和应用领域,如计算机、金融、航空航天等领域,闰秒却有主要影响。

例如,闰秒的加入或删除需要全球同步,对计算机系统的时间管理提出了挑战。

2012年,多个大型网站就因为时间同步错误,导致服务器崩溃,出现了短暂的服务中断。

2015年,闰秒再度来临时,工程师们修复了部分2012年出现的问题,但发现了新的问题。

又如,每次闰秒调整,GNSS系统需要更新时间数据,以保证授时精度。

如果未能及时调整,可能导致导航电文的不准确。

与传统的增加一秒的闰秒不同,史无前例的负闰秒将会给许多依赖精确时间同步的系统带来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金融系统等等往往已经设计好如何处理增加的正闰秒,但对如何处理减少的负闰秒则可能缺乏足够的准备。

科学家们正在呼吁各界共同努力,为负闰秒的实施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全球技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图库版权,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尽管闰秒的初衷是保持UTC与地球自转时间UT1同步,但闰秒的调整,特别是潜在的负闰秒,正不断增加时间同步系统的复杂性。

有人提议实施幅度更大的校正,如闰分、闰时,以将调整时间延长至百年、千年;也有人建议停止校正,同时发布地球时和国际原子时之间不断增长的时刻差。

第27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最迟不晚于2035年废除闰秒,改为闰分,即允许国际原子时与地球时的时刻相差在1分钟以内。

并要求各方协商提出一个能将协调地球时持续至少百年的新方案。

随着科技的进展,新的时间同步技术会不断涌现,例如更精准的光钟和更加智能的网络时间协议,都可能为解决闰秒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Tavella, Patrizia, and Jerry X. Mitrovica. "Melting ice solves leapsecond problem—for now." 2024.

[2]Agnew, Duncan Carr. "A global timekeeping problem postponed by global warming." Nature 628.8007 2024: 333336.

[3] Gibney, Elizabeth. "Climate change has slowed Earth’s rotation—and could affect how we keep time." Nature 628.8007 2024: 243244.

策划制作

作者丨Denovo 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

审核丨尹东山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副研究员

策划丨王梦如

责编丨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 林林

微信公众号中国科普网中国

作者:Denovo

编辑:潘茜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武汉鬼楼在哪里?最恐怖惊悚的五个位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武汉鬼楼在哪里?最恐怖惊悚的五个位置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城市,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不过相传这里常会发生一些灵异恐怖是怎么回事?令人无法去解释,只能说是妖魔鬼怪在作祟。那么武汉…

  • 地球最神奇十大未解的之谜:研究表明外星物种

    火星上一个撞击坑的插图。一种名为泛精子的边缘理论表明,流星,就像形成这个陨石坑的流星一样,也可能在行星之间传递外星生命。图片/StevenHobbs/Stock…

  • 这届内娱导师不敢怼选手了

    ,有什么职业最累人?内娱导师一定榜上有名。昨晚,在《制造营2021》的学员见面会里,#宁静回应单方面宣布退团#上了热搜。从八卦到事业到人生哲理,几位导师气场全关…

  • 俄罗斯航天局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到2035年在

    俄罗斯和中国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联合基地。图片/盖蒂图片社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HarryBaker:俄罗斯航天局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到2035年在月球上修筑一个自…

  • 百子莲的寓意和象征

    百子莲在希腊语中寓意着爱情,被称作时爱情之花,男女双方在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意时,可选择百子莲制作成花冠,或者制作成花束赠送给对方,表示对对方的一种认可。  百…

  • 地球上最快的战斗机能飞多快?

    地球上最快的战斗机能飞多快?这是一个许多航空爱好者和军队迷都感兴趣的问题。战斗机的速度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战斗机的突防能力、逃逸能力和打击效…

  • 中国最大的宝藏 南海地下埋藏着数不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古代文明古国。在这些岁月中留下了无数的奇珍异宝,这些宝藏有的被发现并挖掘出来,有的至今下落不明,令后人引起无限的遐想。关于中国宝藏…

  • 关于月球的十大未解的之谜

    月球是人类最为了解的地外星球之一。因其当作地球唯一的卫星,甚至要比太阳还更让人们亲近。从古至今,关于月亮人类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如中国历史嫦娥奔月的传说,以…

  • 中国古代博物馆 中国古代博物馆官网

    1、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有哪些?求详细2、中国十大博物馆排名3、中国国家博物馆简介是什么呢4、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博物馆,值得去看一看?5、古代博物馆有什么6、中国十…

  • 三星堆为啥不敢继续挖了三星堆是外星物种留

    >>>>正文三星堆为啥不敢继续挖了三星堆是外星生物留下来的吗202309:05发发网编辑:嫣然三星堆遗址是一个非常有古代意义和价值的古蜀文化,距今大约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