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裂变山间藏宝: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绿色减贫之路

新华社贵阳12月12日电 题:林下裂变山间藏宝——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绿色减贫之路

新华社记者王丽、蒋成、刘智强

八山一水一分田。

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千百年来,重重大山困住了贵州脱贫的出路。

土地破碎、耕地稀少,为了生存,这里一度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

困羁于山,必然勃发于山。

生活贫困与生态恶化双重压力下,贵州开始在荒山与石漠间寻找新的生机。

守护青山涵养绿色生态,探索青山发展生态经济,不负青山优化生态循环。

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贵州让石漠荒山变为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成就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绿色减贫之路。

(小标题)守护青山:荒山石漠播种绿色银行

开荒开到山尖尖,种粮种到天边边。

杨先福的记忆中,他的家乡毕节市大方县穿岩村小沟组,过去村民烧山垦田,一度将山上的树砍光,久而久之,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一下大雨就发生泥石流。

二三十年前,荒山秃岭不长草,人穷粮少吃不饱,曾是贵州不少地区的写照。

困境中,贵州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多年间退耕还绿2000多万亩。

咬定青山不放松,石漠也能变绿洲。

多年来贵州森林覆盖率逐年攀升,2020年已超过60%。

贵州省林业局副局长张富杰说,退出昔日的荒芜,还回今天的丰茂,贵州山川披上新装。

贵州省林科院最新监测评估结果显示,贵州退耕还林工程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等方面创造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量达901.87亿元/年。

十三五以来,贵州退耕还林任务为1465万亩。

贵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美钧说,退耕还林向贫困地区倾斜,累计参与的贫困户达47万户170多万人,按1200元/亩补助标准,户均增收6000元,人均增收1666元。

播种绿色银行,更要守护绿色财富。

为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双赢,近年来贵州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着重为因病、因残和因学致贫的家庭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遵义市习水县官店镇何村村贫困户王世明,6年前建房时不幸发生意外,因病致贫。

2017年3月,他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

2018年,王世明一家脱了贫。

如今,他每天都要在山林间巡查,不敢有一丝懈怠。

数据显示,贵州目前生态护林员规模已达18.28万人。

按照每个生态护林员一年1万元收入能实现3个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计算,该政策带动了54.84万人实现脱贫。

张美钧说,生态护林员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且一户只能聘请1名,基本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小标题)探索青山:产业裂变壮大生态经济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马台商品鹅养殖基地处在群山包围之间,周边的松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七八间养殖棚沿着山形向上延伸,数万只鹅在基地与林间吃食与嬉戏。

33岁的饲养员粟安艳每天早上7点半就开始工作,捡鹅蛋、清理料槽、投料喂养、打扫卫生。

养殖棚内氨气含量高,商品鹅必须定期到树林中去走一走,从而增加运动量,提高肉质和毛质。

粟安艳说,每隔两天,她都会将鹅赶到周边的松树林下游走,觅食杂草和昆虫。

两个月后,成年鹅将在这里转化为三个产业:鹅肉、羽绒服、羽毛球。

位于锦屏县敦寨镇的贵州亚狮龙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羽毛球加工厂里,一片片羽毛经历切管、洗毛、分级、插球、扎线等38道工序后完成华丽蜕变,出口到英国、日本、马来西亚、丹麦等国家,价值增加了十几倍。

贵州亚狮龙羽毛球历史博物馆馆长李汉华介绍,生产一只羽毛球需要16片羽毛,而一只鹅只有14根羽毛符合标准,按照每个月30万只羽毛球的生产量来计算,每天需要屠宰11万只鹅才能保障原料供应,目前锦屏县的商品鹅仍然供不应求。

11月1日,锦屏县经开区羽毛球馆,一场羽毛球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队伍100多名运动员参加,其中不乏世界冠军、前国家羽毛球队队员等。

锦屏县委书记毛有智说,锦屏已形成上游种鹅饲养、种蛋孵化、林下生态鹅养殖,中游商品鹅屠宰加工、羽毛球生产、羽绒制品等精深加工,下游羽毛球体育赛事及休闲康养活动等体育产业的三产融合产业链。

一根羽毛成为贵州林下产业裂变的缩影。

贵州森林面积1.58亿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3722万亩。

张美钧说,特色林业产业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是林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贵州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203万亩,产值365.9亿元,利益联结农村人口285万人,产业实施主体1.7万个。

(小标题)不负青山:两条底线共赢美好未来

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一个森林覆盖率超过70%的小山村,满目苍翠、产业兴旺,2020年上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1.62万元。

谁也想不到,30多年前这里森林覆盖率不到5%,荒山秃岭,土地沙化,井河干枯,是个海枯村。

因地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恶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性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30年间,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带着村民坚韧不拔地在荒山植树造林,生态改变、农民觉醒、各界帮扶,村里渐渐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因地制宜种植苹果、中药材、食用菌,发展乡村游、生态游。

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2016年,海雀村实现整体脱贫。

作为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2%,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

在贵州,众多像海雀村一样的石漠化村庄,通过持续生态治理改变了模样。

2016年,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进一步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与脱贫深度融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寒冬时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的何家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却是一片火热与繁忙。

现代化小区空旷的地下室里,整齐摆放着一层层菌菇培育箱,在这里发出菌丝后,再运送到林下种植出菇。

搬迁小区成了养菇车间,森林资源富集的黎平县不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经济,还独辟蹊径利用空间开发独特楼宇经济。

县委书记周文锋说,将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空余空间利用起来,与生态产业嫁接互联,形成养菇社区工厂,既解决了搬迁群众就业难题,又节约了产业发展成本与空间。

2019年底,贵州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约占全国搬迁人口的五分之一,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10090个,95%以上实施城镇化集中安置。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极贫区,群众彻底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也腾挪出土地空间,涵养了自然生态。

近年来,贵州启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生态移民、光伏发电、碳汇交易、小水电建设等十大生态扶贫工程,致力于将贫困地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统一。

通过生态扶贫已助推全省30万以上贫困户、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

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计减贫923万人,减贫人数全国第一。

2020年,贵州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4%,绿水青山已经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完)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玛雅人水晶头骨之谜真相外星人竟是钻石骨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玛雅人水晶头骨之谜真相外星人竟是钻石骨骼

    玛雅人水晶头骨之谜真相揭秘,外星人竟是钻石骨骼?当科学家在洪都拉斯古玛雅遗迹中发现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头骨时,他便感到这个事情非同小可,有可能与地球之外的智慧生物…

  • 事件真相:爱丁堡“玛丽·金小巷”:禁止游客独

    【千问解读】——鼠疫期间,玛丽·金小巷被政府残忍地遗弃,住在其中的居民,不管是否受到感染,均只能留在小巷中自生自灭,留下大批冤魂。——玛丽·金小巷怪事频发,有人…

  • 圣殿骑士团虽神秘,但它身后宝藏更是神秘,一旦

    研究法国的历史,法国的圣殿骑士团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1119年,这个骑士团建立的初衷,是雨果·德·帕英为了保卫当时由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所建立的耶路撒冷拉丁王国…

  • 玛雅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之谜

    玛雅(MAYA)文明是拉美大陆上神秘而辉煌的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境内。玛雅人在既没有金属工具、也没有运输工具,而仅仅采用新石器时代的生…

  • 事件真相:【补全】那些流传多年的荒诞惊悚的

    【千问解读】编辑注:本文评论已关闭!首先向大家道歉,在审核后台部分被屏蔽的评论时,才发现本文评论的异常,没有及时发现处理,非常抱歉!其次,我想说,通过本文让我感…

  • 圣殿骑士的宝藏

    简介:本书包含近两百张历史图片与照片,是一部圣殿骑士团的兴衰史,客观真实地还原了圣殿骑士团神秘又传奇的历史,讲述了这支在几百年前以异教徒之名被摧毁的勇猛之军背后…

  • 玛雅文物中的二维码图案让人们深感好奇仿照

    出现在玛雅文物中的二维码图案,只是某博物馆的馆长,为了吸引世人的眼球,专门做的一个仿照图案。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的确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与此同…

  • 事件真相:海绵宝贝灵异事件

    【千问解读】海绵宝宝是许多人钟爱的动画片之一,海绵宝宝灵异事件很多人都知道,在《海绵宝宝》章鱼哥之死这一集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一集的动画片十分怪异,章鱼哥眼睛…

  • 800年前圣殿骑士团的神秘宝藏隧道现身

    圣殿骑士团的解散以及解散后他们所拥有的神秘黄金宝藏的去向一直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近日,考古学家发现了由圣殿骑士基督徒战士在以色列建造的具有800年历史的宝藏隧道。…

  • 人类或许已经遭受过多次的毁灭史前高科技有

    史前人类遗留的三个高科技,被人们当作是,可以用来证明人类曾遭受过多次毁灭的证据。现如今,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也已经成功步入了科技时代,或许是正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