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来到最后一年,南京皇城一片大火,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从此成为历史的悬案。
有人甚至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暗中目的也是为了找寻朱允炆,但到如今,也没有确定的答案。
我们来瞧瞧到现今有关朱允炆最后下落的各种说法。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哪种说法最靠谱?
福建宁德市上金贝村说。
这个说法近几年甚嚣尘上,甚至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潘群,著名明史学者马渭源,都经过考察认为这个地方是建文帝的最后归宿。
理由有三;一是宁德支提寺的明代袈裟,该袈裟绣有九条龙,龙图在明朝只有皇帝敢用,这件袈裟应是曾做过和尚的元太祖朱元璋之物,建文帝出逃时匆忙披上这件袈裟假扮和尚逃走。
其二是墓及装饰。
该墓的前面两边各有一条闭嘴龙。
这是明代墓的标志。
墓塔下有莲花座撑起,这跟和尚有关。
墓的规格不是一般百姓甚至普通官员的。
此外,墓的朝向为座正北朝正南,只有皇帝才能取这个方位。
三是墓所在的村中有郑姓人氏,疑是跟建文帝一起逃出的大臣翰林待诏郑洽的后裔,并有族谱详细记载了建文帝来此的经过。
但这个说法有漏洞,当地学者拿到的族谱是手抄本,原谱主人早年去世,原谱已经无迹可寻,其手抄本错别字较多,如把“惠帝”写成“废帝”,把“朱允炆”写成“朱允汶”,《李氏族谱》中有篇撰于1460年的《龙回寺序碑文》,其中载录了一位叫广文的和尚修建了龙回寺,有人将其与建文皇帝对应,有些牵强。
贵州红崖天书说。
根据这一说法,认为建文帝逃到了贵州安顺,并且留下了著名的“红崖天书”,有的学者认为红崖天书就是建文帝的讨燕檄诏。
贵州安顺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寺,据《平坝县志》记载:高峰山寺内斋堂地下有一个藏身洞,洞底有一块石碑上刻有“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
”的铭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块石碑上刻有开山祖师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经过。
但是红崖天书文字至今无从解读,而且被破环过,仅仅依靠红崖天书即证明为建文帝的遗迹也是牵强的。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哪种说法最靠谱?
湖南永州新田县说。
湖南永州新田县有古城堡工程大观堡,堡垒规模宏大,石头垒成的堡垒周长346米,城墙残高4米左右,疑为建文帝避难行宫。
后经部分文物和史学专家多方求证,认为建文帝极有可能避难新田。
万历《钱塘县志·纪制》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
(《杭县志稿》卷八)“相传朱允炆遁迹至此,时旭日始旦,题曰东明。
自归国后,方知为帝。
今范其遗像。
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银“。
据记载东明寺大雄宝殿内右侧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一再传,衣钵相授,留偈而化;叔负侄,侄不负叔,三百载,江山依旧,到老皆空。
江西说。
这一种说法认为: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上饶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宫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宫观为掩护,巧妙修筑了“明治山詹碧云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关石雕、楹联、三清山石刻260余处,留下了“风流建水翁承赞,樽酒论文千载同”的诗句,理由是:在三元风水里,巽卦是文昌位,卦数为4,又称四文曲星,有象征尚文的皇帝朱允炆的“建文”称号。
在伏羲先天八卦里,巽卦卦数为5,故隐含有“九五”尊数。
巽卦在易经64卦中排序第57卦,属中上卦,象曰:“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
这个卦是同卦相叠,巽为风,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入,巽义为顺,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可无往不利。
建文帝属肖为蛇。
蛇居巽位,正得其所。
巽卦五色:青色、绿色、蓝色、碧色、洁白,暗应碧云假托之名。
江苏说。
明成祖曾派一个叫胡濙的人,外暗访建文帝踪迹。
胡濙后来访得朱允炆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
虽然没有史料证明,有人认为胡濙确实找到了建文帝。
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朱允炆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