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
龙是中国的图腾,无论是各种故事传说,还是雕刻绘画。
以及古代皇帝的龙袍,最不缺的就是龙的印记。
中国龙形象
中国龙的形象在《尔雅翼》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但是大家有所不知,大家最熟悉的龙的样子,一开始并非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现在的龙的形象是宋代之后才形成的,至少是汉代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会飞能腾云驾雾的龙的形象,这种龙肯定是不存在的。
那在汉之前呢,甚至是夏商时期的龙,是以什么形象示人的呢?
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
这个石龙感觉就是一条蛇啊
彩绘蟠龙纹陶盘
这个形象更是一眼就看出是蛇,不过蛇嘴巴里叼着植物的穗,这其中的寓意应该就是期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吧
所以说,商朝之前的龙形象应该就是一条蛇吧(没想到竟然成了蛇的传人)
到了商朝时期,这时候的龙也进行了一些小小的进化,那就是长出角来了。
甚至还有些长腿了。
商代龙形觥
安阳殷墟妇好墓玉龙
商代青铜夔纹蟠龙盘
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个牛头,差点绷不住
西周其实的龙形象是完全的继承商代时期的造型
西周衔尾玉龙
这个时候的龙还是比较臃肿的,胖胖的身体
到了汉朝时,龙的造型和商朝区别不是很大。
不过,汉朝的龙变得修长了。
白玉龙形环
到唐朝时,龙的造型是怎样的呢?目前出土的唐朝时的十二生肖陶俑,是不是跟今天的龙一样?
实在看不懂这像啥
盛唐鎏金铜走龙,西安大明宫遗址出土
这个时候的龙形象,有点像龙首豹身。
那龙以现在的形象出现在世人心中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尔雅翼》记载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尔雅翼》这本书做成于南宋孝宗时期。
所以,现在这种龙形象,以前的朝代,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小改进。
一直到了南宋,才确定下来。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