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地质人员葬身哀牢山原始森林有多恐怖

最近,4名失联地质考察队员遇难的噩耗,让云南的哀牢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4位在哀牢山遇难的考察队员都曾当过兵,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均具备野外作业经验和一定野外生存能力。

他们于11月13日上午9点,从云南普洱市镇沅县进入哀牢山腹地进行为期一天的野外作业。

由于考察队员未能按原定时间返回,11月15日,接到报警后,镇沅县有关部门开始进行搜救工作,并于11月22日找到了遇难者遗体。

无人机通过热成像拍摄到的遇难队员遗体

如果没有此次事故,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云南还有一座哀牢山。

哀牢山到底是座什么样的山,能使拥有野外作业能力的专业人士遇难?

神秘的哀牢山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现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曾经是古哀牢国东界的界山。

动图截自《环球地理探索》

古哀牢国位于怒江与澜沧江一带,以勐掌为中心的联盟国家,之后领土逐渐扩展,东邻云岭、哀牢山,西至伊洛瓦底江,北抵青藏高原南麓,南达掸邦高原中南部。

在我国56个民族中,至少9个民族是古哀牢国的后裔。

在古代,哀牢国一直具有神秘色彩,因为群山峻岭的天然屏障,少有人能接触到哀牢国。

直到公元前1世纪,西汉开始征服云南高原,才接触到当时的勐掌,并将勐掌称作哀牢国。

司马迁当时随军西征巴蜀,虽没能亲自到达勐掌,却在途中听闻哀牢东北区域的同师和苞满部族有乘象的特殊风俗,并记录到《史记》的《西南夷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中。

明朝将领邓子龙在《风水说》中提到:永昌(今隆阳),古哀牢国……自苍山之西,皆丛山叠嶂,另成一乾坤世界。

历代史籍对此一乾坤世界的描述基本一致:路人哀牢之国,天堑称雄,地维作镇

哀牢山的群山屏障一座天然的城池,守护古哀牢国一方水土平安,使之成为深山中的西南巨镇,它能拦下千军万马,也能使专业地质勘探员身临险境。

高危的地质工作者

地质勘探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行业。

时任中国地质调查局人事教育部安全生产处处长覃家海在《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中透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野外地质工作死亡人数的高峰时期,1960年的死亡人数达338人

在《地质勘探常见事故分析与预防》中,列出了我国1970年至1998年间地矿作业人员伤亡人数的列表。

从列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地质勘探工作造成的死伤人数总体呈下降局势,这与设备更新、技术进步有密切的关系。

偶有小幅回升趋势

新一轮地质调查数据显示,1999年到2011年野外地质工作死亡人数共33人,年均死亡人数为2.75人。

再先进的设备、技术也无法彻底杜绝野外地质勘探的死亡几率,这与地质勘探的特殊工作性质有关。

地质勘探首先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比起考察、测量、取样本,工作人员做得更多的是搬家、安家、拆卸、安装等重型体力工作。

这些体力活还不是在有车辆辅助运输的条件下完成,而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偏远村庄由工作人员徒手搬运。

另外,地质勘探通常不会在平地作业,而是在山区、沟谷、井下、坑道等恶劣地形环境中完成,可谓是重体力工作中的累活儿。

地形环境恶劣有多费体力?知乎上一位有8年地质区域调查从业经历的网友表示,在没有路的树林中行进1公里的时间,相当于走3~5公里山路耗费的时间

他本人曾花费3小时穿越一片200米的竹林。

图片截自知乎@Haven

体力活儿虽耗费工作人员的大部分体力,却不是地质勘探的重点。

说到地质勘探工作内容的核心探查对象,其危险性基本可以秒杀重体力活儿给工作人员带来的伤害:如易燃、易爆的石油和天然气;有毒的高硫天然气和瓦斯;容易导致坍塌水淹的矿井环境等。

由于工作危险性大,地质勘探队员本身就应是搜救队的重点救助对象。

除此之外,探险队成员、救助队队员都属于高危职业,都有需要救助和遇难的可能。

而面对哀牢山这种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勘探工作的危险性可能是300%。

危险的原始丛林

哀牢山与普通山区不同,保存着中国连片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原始森林。

而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通常潜藏着不可预见的巨大风险。

原始森林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哀牢山生态站副站长杨效告诉媒体,哀牢山上野生动物多,最凶猛的是黑熊,此外还有毒蛇,上世纪90年代站内就有工作人员被毒蛇咬过。

树干上的熊爪印

由于遇难人员着装整齐,目前已排除遭受猛兽攻击的可能。

此外,广茂的原始森林还容易使人迷路。

由于原始森林植被遮天蔽日,导致密林深处没有阳光照射,很难通过太阳、星辰定位方向,加上植被覆盖面积广,极有可能在林中迷失方向。

虽然4位遇难工作人员均携带了森林罗盘,但目前的报道中有专业人士推测罗盘有失灵的可能。

哀牢山除了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环境更是多变。

知乎上有位曾经到普洱参与过野外地质考察的前地质队员,描述了云南山区颠覆其认知的亲身感受:首先是山中缭绕的云雾会大大降低体感温度(能见度也受影响);其次是巨大的昼夜温差;然后是说来就来的降雨说涨就涨的溪流

图片截自知乎@吴有才

哀牢山上的云雾

目前对于4位遇难工作人员死因最普遍的猜测是失温。

失温又称低体温症,指由于个体健康状况、用药情况、环境状况等因素使身体热能生成受阻,导致核心体温低于35摄氏度的症状。

失温分为环境导致的原发性低温下丘脑调节中枢受损导致的继发性低温两种。

像这种多人死亡案例通常是由山区湿冷环境造成的原发性低温所致

一位在当地从事地质工作的工程师告诉媒体,在山上迷路时,最好的办法是沿河流向下游走。

这个方法在一定条件下非常实用(当天内下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带来风险。

在原始森林的低洼地带可能潜藏着看不见的二氧化碳湖

二氧化碳是植物在呼吸作用下的产物。

有针对哀牢山地区常绿阔叶林空心树木残体呼吸作用的研究显示,雨季会增加空心树木质残体排放二氧化碳的含量。

呼吸速率(R)按每千克(干燥)木质残体在每秒钟排放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μmol/ kg·s计算

此外,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土壤也会在湿度升高时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容易在山坳底部聚集,形成二氧化碳湖,同时迫使空气层上移,造成底部氧气含量降低。

这种情况轻则使勘探队员无法生火取暖,重则直接导致缺氧致死。

4位遇难人员进入哀牢山时恰逢连续降雨,光照时间少,真正的死因还需后续调查结果才能揭晓。

野外地质勘探工作风险高、难度大,却是保证祖国工农业发展及国防建设的伟大工作,能够了解国家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分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海南钓鱼钓到满身骨头的怪异物种找不到肌肉男哥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海南钓鱼钓到满身骨头的怪异物种找不到肌肉

    钓鱼是近年来许多已婚男人最喜欢的业余活动。他们喜欢钓鱼过程中那种忘我的感觉,也喜欢远离城市喧嚣的安静。当鱼上钩时,他们会感到心碎。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放松的方式。甚…

  • 人死后有灵魂吗?女孩三次死而复生最后灵魂去

    人死后有灵魂吗?灵魂又讲去向哪里?这一只是科学家关注的问题。一位经历了3次死亡威胁的女孩声称,她在快死的时候灵魂似乎进入了宇宙。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个传奇女…

  • 植物是怎么过冬的

    “植物过冬时会掉叶子,这样能减少养分,水分流失,且在酶的作用下,体内细胞浓度会增加,从而提高抗寒能力。还会调节消耗,使自身耐寒性达到最强,从而适应外界环境变…

  • 他是谁探寻兰若寺大墓的神秘主人

    某日,乌云忽压杭城。天象异样必有妖,我决定立刻赶往兰若寺。别误会,这里指的是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他是谁?——探秘兰若寺大墓》展览。此展整体适中,节奏舒…

  • 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情况是谁创造了它

    提起核,大家第一反应是原子弹,70多年前的那颗原子弹让世人彻底见识了核的威力,从此不少世人闻核色变,但是核不光能用来制造武器,核裂变又被用作反应堆,提供能源给人…

  • 世界末日是世界末日吗?

    美洲玛雅人在公元约700年消失,但是,并不是因为这个真相,那么,700年的时候,我们中国的那时候时盛世大唐,为何哪些人就没有消失呢??这个就是疑点!其实我不是很…

  • 发财树嫩芽枯萎的原因

    浇水过多,发财树耐旱,浇水过多会导致的发财树嫩芽枯萎,需及时换土栽培,后期需每隔7~10天浇一次水;施肥过多,施肥过多也会导致发财树嫩芽枯萎,需往盆土中浇灌…

  • 240Hz刷新率高刷的统治力有多恐怖

    在日常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游戏画面撕裂或者是画面在视觉层面上出现明显的卡顿延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大幅削弱游戏体验,还会影响竞技水平的发挥,而导致这些…

  • 南海鲛人真的有鲛人吗?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证

    在古代,南海鲛人被描绘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生物,他们生产的鲛绡,入水不湿,他们哭泣的时候,眼泪会化为珍珠。他们不仅是个传说,他们很可能是生活在南海外岛屿上的居民,…

  • 雪山发现500年前的古墓 墓中发现15岁少女

    考古是一种沉闷而极其需要耐心的工作,但在考古的过程中,人们常常能发现奇迹,所以考古工作有充满着神秘和冒险,很多人就是为了这一点点的冒险,不惜忍受长时间的乏味可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