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的皇帝,大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头戴金冠,身穿黄袍,看起来霸气十足。
纵观古代封建王朝,各代皇帝都有穿龙袍的习惯,而龙袍的颜色大都以黄袍为主,在众多皇帝当中,似乎只有秦始皇穿过黑色龙袍,这一点也让人感到奇怪,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为何呢?
黑色龙袍的来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了其他的诸侯国并且称帝,但是他并没有自己的名号,原本李斯等人给嬴政的名号是泰皇,但嬴政听了以后觉得这个名号无法凸显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成就,于是定下名号为皇帝,意思就是说自己比上古的三皇五帝加在一起还要厉害,由于嬴政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所以就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成为皇帝之后,身份自然比其他人尊贵不少,在衣食住行等等各方面的生活细节,自然也要有所不同,那时的阴阳家邹衍就提出来了五德学说,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指导王朝的更替,秦始皇对于这套理论极为推崇,认为自己的秦朝是水德。
在古人的世界观里面,阴阳五行与颜色、味道等等都是相互对应的,水所对应的颜色就是黑色,所以秦始皇规定将服饰的颜色统一规定为黑色,他自己身穿黑龙袍,低下的大臣就是穿的黑蟒袍之类。
根据《史记》的记载,为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
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秦始皇统一了整个中原,在那之后,他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
比如说,度量衡的统一,文字的统一等等,同时,秦始皇对六冕之制(关于服饰的礼制)也进行了改革,在服饰上,就规定,由上到下,都得是黑色,顺应着秦朝的兴盛。
黄色龙袍的来历
那么黄色的龙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就要追溯到汉文帝刘恒时期了。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但是他的儿子却是一个败家子,所以秦朝历经两代就灭亡了,取代他的是汉朝,出于阴阳五行的考虑,汉文帝不想让秦朝复兴,土水相克,而土对应的颜色就是黄色。
在隋朝的时候,隋文帝把龙袍的颜色定为黄色,是因为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文明的起源,他很崇尚,加上黄帝的本命是土,所以,就用了黄色。
在那之后,也被后来的皇帝们认同,于是就一直都用了这个颜色。
后来,在唐朝的时候,李渊便规定,只有皇室的人,才可以用黄色。
于是,在那之后,黄色就成为了皇家的专用色。
但是,为什么后来的皇帝都用黄色,却不用黑色呢?
首先,在古代的时候,黑色其实是有些不详的意思;其次秦始皇虽说是第一个建立了大一统国家的皇帝,但是,整个秦朝的时间,也就存在了二世罢了,秦朝的短命,并不是后世皇帝所想要的,所以,虽说黑色有地位和权势的象征,但是鉴于以上两点,他们还是觉得黑色不太吉利。
其次,还有一个比较迷信的说法:秦始皇自称为祖龙,原因是自己的祖父五百年前曾经降服了一条黑龙,所以秦始皇穿黑色的龙袍也就代表自己是龙的传人,后来的皇帝既有对秦始皇的敬畏,也有对其的忌讳,最终才不选择黑色的龙袍,自此之后黑龙袍仅此一朝代穿着而已。
但是无论龙袍是什么颜色的,国家的命运都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秦始皇一统六国,也避免不了二世而亡。
之后的每个朝代,皇帝的龙袍都是黄色,最后都避免不了灭亡。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如此,有开始就有结束,有生长就有衰亡,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