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 一二号坑又现将军俑和高级军吏俑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曾被火烧

据来自近日举行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年度线上业务汇报会的消息,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秦始皇帝陵西侧墓葬M1,以及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年度考古发掘均取得重要收获。

兵马俑一号坑:

又出土一件将军俑、一件中级军吏俑

对研究整个一号坑军阵排列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总面积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余件。

一号坑共划分20米×20米的27个探方,年度发掘地点位于一号坑北侧中段,原编号T24方,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面积为30平方米,具体区域为G8、G10两个过洞。

其中,G8过洞清理出陶俑15件、提取10件,拼对完成8件。

G10过洞清理出陶俑10件,提取7件,拼对完成4件。

陶俑、陶马残破严重,有较大的位置移动。

共清理提取出小件14件,全部出于G8。

本年度发掘所出陶俑主要位于车迹之后,具有特殊性。

其中在G8出土有一件将军俑,G11出土有一件中级军吏俑,这对了解、研究整个一号坑的军阵排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考古人员梳理了秦俑坑发现以来所出土的中、高级军吏俑,特别是一号坑所出土的中、高级军吏俑,提出一号坑的军阵排列可能具有南北、东西向的对称性。

兵马俑二号坑:

对弩兵单元内涵与布局有了新认识

发现高级军吏及周边铠甲武士俑

兵马俑二号坑是秦始皇陵重要从葬坑之一。

1976年5月发现并进行局部试掘。

1994年至2008年进行了第一次全面发掘。

2015年开始第二次发掘。

按照考古发掘计划,年发掘第一单元弩兵方阵T21(K5)60平方米,已初步获得关于弩兵单元内涵与布局的新认识;进一步揭示和了解二号坑的埋藏内涵,为秦俑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在该区域发现高级军吏及周边铠甲武士俑,开间内并不全是立射俑,对K5陶俑的种类与分布有了新的认识。

秦始皇帝陵西侧墓葬M1:

完成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的发掘

墓主人身份尊贵,有3个车马陪葬坑,发现15个一组的编钟

从2013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西侧QLCM1(简称1号墓葬)进行了持续性发掘。

年工作主要是对北墓道和两个陪葬坑的发掘以及室内修复。

该墓陪葬坑有三个,南边一个 P1,位于南墓道的西侧,以前已经完成发掘。

整体的结构是厢板式结构。

埋有四匹马和一辆木车以及一只狗。

出土有盖弓帽、箭镞、金节约、金银络饰管等。

北边两个陪葬坑(P2、P3),位于北墓道的东侧。

陪葬坑P2距北墓道1.5米,长9米,宽6米,深5.2米。

发现盗洞。

在其一角,发现扰坑一个,应是当地农民平整土地时候挖的。

里边堆积着大量的陶片,在陶片上有文字南、咸□□、咸阳□□。

陪葬坑P3距北墓道17米,长26.5米,宽5米,深2米。

之所以比较浅,是因为早年平整土地的时候,将上边2米多破坏了。

它的结构应该和P1一样,厢板式,上层棚板宽20厘米左右。

陪葬坑内盗洞密集,有13个之多。

提取出来的陶器破碎严重。

目前修复的陶器有大型茧形壶、小型茧型壶、陶囷、罐、缶、灯等。

大型茧形壶尺寸在60厘米。

部分修复的有陶灯16件、陶囷6件、陶罐7件。

铜器的修复也有类似的问题。

目前已经修复完整的器物有:金、银骆驼,金舞袖俑,镶嵌琉璃的铜扁壶,玉鼎,银盒,银骑马俑,银猎犬,鎏金铜铺首等等。

其中有一件小动物,造型生动,貌似小鹿,呈卧姿状,大耳上扬,一副警觉的样子。

另有一件小型铜俑,跽姿状,头戴冠,双手捧物,表情肃穆。

通过发掘和清理,考古人员对墓葬性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秦始皇帝陵的陪葬墓,墓主的地位很高,身份尊贵。

所有出土物都昭示出,这是一幅贵族生前声色犬马的生活场景。

高级别墓葬、有三个车马陪葬坑、有15个一组的编钟、有许多的小型乐舞百戏、动物等形象的金银铜俑等。

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出贵族的奢华生活。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

发现外城东门夯土台基和门道遗迹以及瓦块、红烧土等

发现城门门道两侧存在附属建筑,城门的毁坏与火有关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外城垣偏南处,居于封土正东,西距秦始皇陵封土约200米,北距现在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东门约260米,东距遗址公园东围墙约20米,南距K9801约150米。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年9月至1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约相当于遗址的二分之一)。

主要发现外城东门夯土台基,门道遗迹1处,瓦块和红烧土等建筑堆积。

出土石质建材5件、铁器1件、乾隆通宝1枚、民国铜钱1枚。

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有:

1.搞清楚了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的规模、形制和结构。

此次发掘确定了外城东门属于夯土台基式建筑,为一门一道的城门结构,门道经过火烧处理。

门道的边缘以及高台式平台的拐角处均有人工石质建筑材料,可以确定城门除城墙墙体外,还存在附属建筑。

2.厘清了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的营建过程。

利用地层堆积关系可以确定,东门门址先开挖大的地基坑,然后在坑内进行细夯;坑内细夯与坑边之间采取粗夯方式处理。

在夯土台基之上,进行墙体与附属建筑的营建,墙体外侧抹有草拌泥。

从板瓦、筒瓦、石建筑构件看,城门门道两侧存在附属建筑。

从存在红烧土和碳屑的情况看,城门的毁坏与火有关。

3.本次发掘为秦始皇帝陵的朝向问题以及礼制布局、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有助于人们对秦始皇帝陵的礼制建筑的规模、等级、布局的认识与研究。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瓦屋山迷魂凼可以进去吗?进去容易出来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瓦屋山迷魂凼可以进去吗?进去容易出来难

    相比读者们都听过百慕大三角吧?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这片海域常发生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及推理方式难以解释的超常现象,因而到了近现代时,它已成…

  • 凌惠平最美古尸复原图千年女尸凌惠平死亡之

    继西汉墓穴现尸体不腐化之后,在连云港的西南部的一处基地上发现一座古墓,古墓中也有这样的一具尸体。根据专家的研究,推测出这座墓是一座夫妻合葬的土坑墓,时间应该在西…

  • 车祸现场竟现超凡异象

    近日,一起车祸灵异事件,让人们不禁感叹世间之奇。据目击者透露,一辆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控,冲出了道路,并撞上路旁的电线杆,车身损毁严重。可是,现场的状况却让…

  • 春天都有什么花开放

    迎春花、茉莉花、杏花、桃花、白玉兰、半枝莲、含笑花、紫玉兰、吊钟海棠、四季海棠、虎刺梅、三角梅、苹果花、梨花、油菜花、兰花、樱花、杜鹃花、牡丹花、月季花、玫…

  • 考古九层妖塔 为什么挖剩七层就不敢继续了

    很多人认识九层妖塔是源自小说《鬼吹灯》,本以为只是小说的虚构情节,殊不知妖塔却真实存在现实中。1996年,我国考古队员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自治州的热水乡地域发现一…

  • 瓦屋山迷魂凼现象,瓦屋山迷魂凼真相

    四川是一个旅游圣地,但最闻名的“瓦屋山水怪”和“瓦屋山迷魂凼”给四川戴上了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四川瓦屋山迷魂凼之谜,连探险专家们都离奇失踪,还神秘消失,让人感觉诡…

  • 长江白鳍豚灭绝了吗?长江白鳍豚消失的原因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保护法,那么很多东西都会改变了,世界也会大乱,很多物种都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保护法不仅仅保护我们人类,也保护着和人类共存在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

  • 希特勒:独裁者还是暴君重审其历史地位

    希特勒这个名字,在二战时期无疑是人人皆知。作为德国的领袖,他领导德国走向了战争的道路,并让全世界陷入了一场浩劫。然而,对于他的历史地位,却一直存在争议。有人…

  • 兰花是什么季节开的

    不同的兰花开花的季节也不同,春兰是在每年一月到三月开花,蕙兰开花的季节是在每年的3~5月,建兰的开花时间是每年的6~10月。春兰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 考古九层妖塔 为什么挖剩七层就不敢继续 不

    我们经常在影视魔幻剧中看到过"九层妖塔",这个名称对喜爱盗墓类书籍的人并不陌生,在文学领域中,作者和导演常常将它赋予神秘的魔幻色彩。事实上,九层妖塔并不是凭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