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秦始皇帝陵发现帝国第一陪葬墓

从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外城西侧展开详细的考古勘探工作,面积约50万平方米,发现9座大、中型墓葬,整齐有序,东西一字排列。

从2013年开始,对其中的QLCM1(简称1号墓)进行了持续发掘。

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墓道、墓室和3座车马陪葬坑的发掘。

M1发掘现场

1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

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

墓道两侧有三座车马陪葬坑。

墓葬南侧、西侧有壕沟环绕;北侧为断崖;东侧为古河床,形成相对独立的墓园。

1号墓全长约100米,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

墓室呈长方形,上口南北长29、东西宽28米;墓底南北长12、东西宽9.6米,深15.6米。

墓壁有三层台阶,墓室分布大量木炭。

墓上曾存在着封土。

墓室正中剖面

墓室中心棺椁塌陷、朽坏严重,遗迹堆积厚约20-40cm。

初步判断,有两椁两棺。

人骨残留较少,可见头向朝南,直肢葬。

将主棺椁整体打包提取到实验室,搭建了室内考古发掘平台,正在进行室内清理。

墓室正射影像图

室内考古发掘平台

墓内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玉器、铁器以及金银质地的小型明器。

陶器器形有茧形壶、缶、罐、豆、盆等。

青铜器有鼎、豆、钫、壶、盘、甑、灯以及编钟、琴轸等。

玉器有玉圭、玉壁及小玉鼎等。

兵器有铁剑、铁甲、带廓铜弩机、铜戈等。

小型明器有金银骆驼、舞袖俑、吹奏俑、百戏俑、马俑、骑马俑、猎犬、银盒等。

另有金带钩及数量较多的铜半两。

墓中出土陶器

墓中出土铜器

墓中出土小件器物

金带钩

北墓道直通墓底,为主墓道。

在北墓道清理出一辆四轮独辀木车,木车遗迹保存完整。

木车总长约7.2米,上带有完整方形彩绘车盖,东西宽2.6米,南北长4.2米,红色鲜艳,保存完好,已清理出铜质盖弓帽19个,均套于盖弓上,盖弓遗迹保存较好;车盖下压有方形木架,当为车舆。

上有曲尺形、圆柱形铜构件。

车舆两侧共有4个车轮,附有大型铜质车軎。

车衡与车辕十字相交,衡上有两个车轭,均保存完整。

墓道中出土四轮车

车伞检测

陪葬坑P1位于M1南墓道西侧,相距约1米,南北长8.3、东西宽5.5米,深4.2米,为木椁式结构。

发现三个盗洞,遗迹和遗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残留四马驾独輈木车一辆,犬类动物遗迹一副,遗物主要是青铜车马器。

陪葬坑P1发掘现场

陪葬坑P2位于M1北墓道东侧,相距约1米,南北长9、东西宽6米,深4米,木椁式结构。

出土四马驾独輈木车一辆,马骨保存基本完整,均佩带马勒等马具,处于驾车状态;木车已朽,车上可见盖弓帽、辖軎、弩辄、角柱饰等青铜构件,同时保留有少量彩绘遗迹。

陪葬坑P2发掘现场

陪葬坑P2出土彩绘

陪葬坑P3位于M1北墓道东侧,与P2相距约17米,南北长27、东西宽5米,残存深度约2米,面积135平方米,为三个陪葬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发现盗洞13处,对陪葬坑造成巨大破坏。

根据残留遗迹来判断,埋藏5组车马(一组为羊车),包括独輈木车4辆,双辕木车1辆。

马头均朝北,车在马后。

第一组为2马驾独輈木车;第二组为双辕木车,车马残长约5.6m,车前驾5马,分两排,前排2马,分列左右最外侧,后排3马并列居中,中间一马左右两侧各有一道木质车辕,两辕相距0.75m,残长约0.6m和1.15m,上有对称分布的铜环;第三组为2马驾独輈木车;第四组为4马驾独輈木车;最后一组为六羊,并列一排,骨骼保存完整。

身上装饰有类似于驾马的铜节约、带扣、铜环等青铜马具,显示出处于驾车状态——当为羊车。

羊骨身后车辆被破坏。

坑内出土器物主要是车马器,包括盖弓帽、铜泡、节约、辖軎、车轙、角柱饰、衡末饰、轭顶饰、铜环、马衔鏣,以及铜盆、铁斧、铁铤铜镞等器物。

陪葬坑P3发掘现场

陪葬坑P3出土2马独辀车

陪葬坑P3出土双辕车

陪葬坑P3出土六羊

羊骨检测

羊身上的配饰

通过对墓葬及其陪葬坑的发掘,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收获和新认识。

首先,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

1号墓为一座大型中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是目前已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贵族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研究秦代高等级贵族丧葬制度乃至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的极具价值的考古资料。

其次,帝国第一陪葬墓见证历史变革。

此墓从属于秦始皇帝陵的特征显著,与秦始皇帝陵整体规划设计紧密相关,时代为战国晚期到秦统一;墓主等级极高,是帝陵规制下的帝国第一陪葬墓。

它见证了夏商至战国晚期王陵集中公墓制的消亡,昭示了战国晚期到宋元明清帝陵独立陵园制的形成与确立,折射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由血缘政治到地缘政治的巨大历史变革, 极大地丰富了对秦帝国统一前后物质文化以及所代表的制度文化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三,多种形式、多种形制和多种用途的车辆,集中出土于一墓,极其罕见,对研究秦汉时期丧葬用车及陪葬用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资料。

墓道中的四轮独辀车是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唯一一辆埋藏于墓中的四轮车实物,初步判断,它与棺柩下葬密切相关,可能是下葬时运输棺柩的载柩车。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属于一种非常少见的丧葬现象。

陪葬坑中出土的5组车马(含羊车),形式形制不同,用途迥异,集中反映了男性墓主生前出行的盛况,展现了秦帝国时期陪葬车马形制与组合的新变化、新形式,是中国车制变革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同时,丰富了车马陪葬坑的内涵,对认识墓主的身份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第四,秦文明、中华文明开放包容、文化自信特性的体现。

1号墓保存较好,出土文物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等级质量较高,其中不少为首次发现,尤其是小型金属俑的立体造型艺术,与兵马俑的艺术风格相似,代表了秦代极高的艺术水平和高超的制作技术,对于秦人、秦国、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当时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研究华夏文化由多元到一体演进、升华的历史实证,体现出秦文明、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点。

这也是秦人对外来文化因素积极吸纳、拿来为我所用的文化自信的一种物化表现。

总之,1号墓的发掘是近年来秦始皇帝陵考古的一项重大收获。

它反映了处于变革时代的秦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上的变革、礼仪上的变革以及技术上的变革,是研究战国晚期乃至于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丧葬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的一个绝佳的范本。

(供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如果你掉进天王星,你会看到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 如果你掉进天王星,你会看到什么?

    在距离太阳系10亿英里外的天王星,与它的邻居海王星一起被发现,天王星是距离太阳第七远的行星,被认为是一颗冰质巨行星,一颗气态行星,天王星与土星,木星截然不同的是…

  • 亩产万斤的四季豆品种

    亩产万斤的四季豆品种九粒白也叫山东老来少,植株蔓生,蔓长2.5~3米,5~6节抽生第一花序。荚乳白色,荚长20~25厘米,单荚重10~14克,果荚纤维少,不易老…

  • 世界上最贵的香槟 钻石香槟1172万 瓶身镶嵌

    香槟给人的印象就是土豪、有钱人,一般一瓶最普通最亲民的香槟都要几百元,对于工薪阶层的人来说还是舍不得喝的,但当你知道世界上最贵的香槟价格之后,我想会让你更加为此…

  • 古埃及恢宏的陵墓——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通常建造为四方形角锥体建筑物,因其外形的每一个面都与汉字的金字相似,故译为金字塔。埃及法老幻想成为永久的统治者,并显示其无上权威,多为自己建造巨…

  • “特洛塔号”的未解之谜 :“泰坦尼克”姊妹

    1912年,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客轮&“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在大西洋中上演了一幕感人的真情故事。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早在泰坦尼克沉没…

  • 未解之谜:中国十五大灵异事件 未解之谜:香港

    1、求中国古今灵异事件2、中国发生过哪些无法解答的灵异事件,越详细越好3、中国未解之谜有哪些?4、中国十大诡异事件中国十大恐怖事件当中你知多少呢?5、中国灵异事…

  • 一年出鱼5000万斤 禁渔10年的青海湖 里面最

    作为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曾一年出鱼5000万斤,为了保护生态,2021年,青海湖宣布进入10年的禁渔期,如今2年过去了,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了呢?青海湖,位于青…

  • 历史上真实的驱魔事件真相 驱魔人现在还存

    驱魔人,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道士,主要都是对于恶魔邪灵的抵挡,保护其不受到伤害,西方拍过很多关于"驱魔"类型的电影,而那些驱魔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根据历史上真实发生…

  • 世界上最刺激的运动,时速竟达500多公里

    速度跳伞的全称是&“速度自由落体跳伞&”,是一项极限运动,参赛者从高空跳伞后,在自由落体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身体笔直,流线型的姿势,来达到最…

  • 有哪些案件是因为小细节破的?网友:一粒枸杞让

    有哪些案件是因为小细节破的?网友:一粒枸杞让警察破获惊天大案时间:2024-07-11网络作者:小白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