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地球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每次收获后都必须重新种植。
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劳作,并可能导致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
就在今年,中国的研究人员哺育出的“多年生稻23”PR23能达...
地球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每次收获后都必须重新种植。
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劳作,并可能导致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
就在今年,中国的研究人员哺育出的“多年生稻23”PR23能达到广适、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的标准,并为农民节省了数周的繁重劳动。
这种名为PR23的品种是多年前由一种亚洲商业水稻品种和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多年生野生水稻杂交而成。
研究人员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在2018年,云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向中国农民公布了PR23,并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实验。
该研究小组上个月在《自然·可持续进展》杂志上报告称,PR23的产量可与常规的季节性种植水稻持平。
第一年,种植和栽培的成本与普通水稻差不多;但在第二年,农民则能省去一项重要任务:将秧苗移栽到稻田中,由此,每公顷每季减少了77人/日的工作量,并帮助农民降低了一半的成本。
种植多年生稻的土壤养分也有所增加。
然而,到了第五年,由于产量大幅下降,则需重新种植多年生稻。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