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虽然生活在现代,但是通过古代课本,或者古装剧我们都应该了解过历史的古代,在历史,都有公主,但是本以为衣食无忧的公主最终却为了自己的国家去和亲,但是和亲的下场却是很悲惨,历史和亲的公主大家都还了解这些公主吗?
历史公主和亲后的悲惨下场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和亲&”是一朵独特的&“奇葩&”,蕴含着中原皇室的几多无奈,几多屈辱?能想象,一个泱泱大国的外交要靠一位柔弱的女子去承当,这是何等地卑贱和可悲
汉武帝刘彻时代,国势不可谓不强盛,可也上演过&“和亲&”的悲剧:汉武帝刘彻的女儿细君公主,背负着和匈奴修好之使命,远嫁冰天雪地的朔漠。
资质娇嫩的她,过惯了皇宫中锦衣玉食的日子,极不习惯胡地&“毡为房,地为床&”的游牧生活,郁郁寡欢,积忧成疾,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
隋朝的义城公主,派遣到突厥和亲,竟四次改嫁,也算十分不幸。
可被大破突厥的李靖将军俘获后,嫌她&“无耻&”,将这位手无寸铁的公主斩首于路边,而她的丈夫颉利可汗却得到赦免。
有的和亲公主只侍奉一代少数民族领袖自己就死了。
金城公主多舛难
金城公主,和亲波澜。
公主入藏,本为嫁与吐蕃年轻英俊之王子善擦拉温,岂知王子迎亲途中,奔驰坠马,命丧黄泉。
相传,公主行至汉藏两族交界处,闻之噩耗,悲痛无奈孤影自怜,宝镜从手中滑落,摔成两半,变成两座山,此乃青海境内之日月山。
王子虽死,其父还在,无奈和亲之使命,只得继续艰难之旅,阴错阳差嫁与本应为其公爹之藏王赤德祖赞,作一偏妃。
乌孙公主,孤苦伶仃。
乌孙王昆莫猎骄靡年纪已老,细君仅与其孙年龄相当。
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夫妻之间一年会面仅一、二次,全无温情可言。
细君乃汉宗室之女,来自&“礼仪之邦&”。
相比中原文明,乌孙乃相应落后,穹庐为室毡为墙,以肉为食酪为浆。
习俗勉相就,洒泪守空房。
乌孙公主,痛心哀伤。
昆莫猎骄靡后曾使其孙岑陬娶细君为妻,细君不肯从命,上书汉朝天子,希冀得到亲人之支持。
汉天子回曰:&“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
&”细君无奈,为汉帝征服匈奴之大业,再次成为岑陬之妻。
祖孙共妻俗,细君心哀伤;5年后去世,终生不曾归汉。
高阳公主情迷茫
高阳公主,皇帝血统。
高阳公主乃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之十八女,美丽温柔之玳姬所生,素为太宗所锺爱。
皇帝深宫之威严华贵,使其养成民间女子绝无仅有之傲慢骄横;大唐盛世之生活熏陶,使其具有无可比拟之雍容才情。
高傲之公主,叛逆之性格,或许奠基其艳丽哀婉之悲剧,或许埋下其无法摆脱之祸根。
高阳公主,无缘美梦。
位尊高贵之窈窕少女,风流倜傥之翩翩郎君幻梦。
郎才女貌之希冀,实乃人之渴望;然则绝望之抗争,却非比寻常。
父皇降旨,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
房遗爱乃纨绔子弟,不学无术。
公主抗争:宁嫁田舍翁,不嫁宰相府。
父皇不许公主无奈,新婚之夜,将驸马阻挡于洞房门外,语之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大义公主屏风恨
大义公主,爱情不幸。
本为北周赵王宇文招之女,号为千金公主。
赵王爱慕文学,与庾信交往甚密,多有唱和之作,公主受其熏陶,亦有诗才。
周大象二年,身不由己,出嫁突厥沙钵略可汉,以其青春年华,充当维持两国友好之工具。
才貌双全之公主,岂无爱情。
生于皇家,惟有牺牲,听天由命。
大义公主,家庭不幸。
出嫁不久,皇室倾崩。
时周静帝年幼,执掌朝政之大臣隋文帝杨坚,趁机篡权,以&“禅让&”形式,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家国覆灭之时,宗族被杀戮殆尽。
摇望故国,怀念亲人,悲痛欲绝,孤苦伶仃。
仰望苍天,哀叹遭此又一重不幸。
大义公主,情感不幸。
突厥军队力量强大,隋文帝隋文帝杨坚出于政治利益之需要,对金公主不能不加以笼络,因赐姓为杨,编入杨家宗谱,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
望其深明&“大义&”,维护突厥与隋之友好关系。
面对民族大义,面对国恨家仇,痛心欲绝,和睦仇敌。
情感折磨,何其不幸。
大义公主,死亦不幸。
大业九年隋灭陈,隋文帝隋文帝杨坚将陈后主宫中一架屏风赐与大义公主。
陈之屏风,陈之覆亡,由此联想北周王朝与个人之命运,大义公主写下无限伤感之诗篇:&“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 隋文帝得知后,大为恼怒。
迫使突厥可汗,杀死大义公主。
飘泊胡地多不幸,一缕香魂返故乡。
和亲公主当中最彪悍的应该是唐代和亲公主之一的宁国公主了。
当作唐肃宗的亲生女儿,这姑娘在去回鹘和亲之前曾经在国内嫁过两次,都已丧偶告终,以一个克夫的寡妇形象去和亲,回鹘人居然没拒绝。
果然,嫁过去第二年,宁国公主的老公英武威远可汗就挂了,宁国公主经过抗争成功回国,留下跟自己陪嫁过来的小宁国公主嫁给回鹘下一任可汗。
这应该是和亲公主里回来最快的一个吧.
最苦的自然是嫁了四个丈夫的义成公主和咸安公主。
咸安公主先后嫁给了长寿天亲1年、忠贞长寿天亲之子3个月、奉诚忠贞之子5年、怀信10年四位回鹘可汗。
嫁给祖孙三人,自然很尴尬的事情,好在前几位都不长命,让日子没那么难过,最终咸安公主卒于回鹘。
当作一个真公主唐德宗的亲生女儿,做到这个程度,也是鞠躬尽瘁了。
有人说在此期间唐联合回鹘大破吐蕃是咸安公主的功劳。
个人觉得虽然咸安公主对回鹘与唐的交好有所帮助,但没有足够史料能表明她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如果说是因为绢马贸易的利益关系让唐和回鹘携手,倒是实际些。
相比之下,义成公主绝对是有影响力的人。
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10年、始毕可汗10年、处罗可汗2年、颉利可汗10年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
这样漫长的时间,被动地平分给不同的男人,对一般女人来说可能是极其痛苦的,但是义成公主完全hold住了局面,一直成为可汗身边具有话语权的人。
历史和亲的公主都有谁
已知的嫁过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公主有隋朝的华容公主和光化公主,唐代的小宁国公主、固安公主、东华公主;嫁过四位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公主有隋朝的义成公主和唐代的咸安公主。
一.金城公主,出身名门。
文成公主乃唐朝最终以无名宗室之女和亲,金城公主实为和亲公主之真实&“帝女&”身份。
金城公主,宗室名媛;金枝玉叶,远嫁吐蕃。
生于皇帝之家,命运坎坷多舛;历经坎坷之路,几遭情感折磨。
背井离乡,饱经凄苦,一代公主富贵云烟迷幻,柔弱女子苦涩其心伤悲。
二.乌孙公主,身世凄凉;汉家和亲,远离家乡。
千山万水,伶仃孤苦,汉代远嫁之公主第一人;琵琶声声,悲歌一曲,异国凄凉之女子忆故乡。
感天动地之愁绪,秋声起,心感伤。
三.中国历史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使匈奴和亲,为汉匈交好立下的功绩千古流传。
然而,中国古代典籍第一位记载了姓名和史实的汉族和亲公主刘细君,其生平事迹却鲜有人知。
王昭君与匈奴和亲是在公元前33年,而刘细君远嫁乌孙国和亲是在公元前105年,比王昭君早了整整72年。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