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帝王的陵墓,比一座市区还大,几十万人耗费三十几年的心血才修建而成。
它就是秦始皇嬴政陵,也是千古一帝嬴政的陵墓。
这个陵墓自发掘以来,屡创第一。
它占地面积实在太大,相当于78个故宫大小,比西安市区还大上一倍多。
时至今日,考古专家们也没有完全弄明白地宫的位置,按照当今的考古速度,要想完整发掘整个皇陵,起码要上百年。
那么,秦始皇嬴政陵到底有哪些惊奇之处呢?千古一帝的地宫中究竟有什么之谜?
一 始皇的千古大墓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古代上第一个帝王,这千古一帝的陵寝规格肯定不会低,这秦始皇嬴政陵究竟豪华到什么程度呢?
先说陵墓的修建年份,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起,工人就开始着手修建,直到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嬴政去世后的一年,整个地宫才被封闭。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工人们倾注了无数心血,整整花了20年,才打造出了这样伟岸的建筑。
而秦始皇嬴政陵的修建时间更长,在地球建墓史上都排得上第一。
这座皇陵,一共修建了38年。
头26年时间,秦始皇嬴政还在位,这20几年几乎都花在了选址上。
随后又过了11年,直到秦始皇嬴政去世,这才是陵墓真正大规模动工的时间。
秦始皇嬴政去世之后,陵墓还进行了复土工程,这复土就复了一年之久。
其实还不止复1年的,只能说后面遭到了一些变故。
是什么变故呢?
起义图鉴
原本秦始皇嬴政去世之后,秦二世上位,他大兴徭役,因此也引发了百姓诸多不满。
帝王要收税,老百姓没吃的,怎么办呢?那就打
于是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百姓们揭竿而起。
他们一路追击,直到打到了秦始皇嬴政陵附近。
这可吓坏了秦二世,他直接让建墓的奴隶、刑犯们武装起来反击,这支反击军事足足有几十万人,从这里也就知道秦始皇嬴政陵究竟耗费了多少工人心血。
关于修建陵墓的人手,李白曾经写过一首诗: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不过李白向来喜欢喝点小酒,用点夸张手法,或许他的诗文不太适合用来考量。
但除了他之外,北魏郦道元也记录过修墓的人手,《水经注》中有这样一句话:
作者七十万,积年方成。
七十万人啊,修建一处陵墓,这是多么浩荡的一个场面。
但是实际上修墓的人数,比七十万人还要多,真正的修墓人手总共达到了72万人。
秦始皇嬴政图鉴
另外,秦始皇嬴政陵是现存所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内涵最奇特的一座陵墓。
光是这样说可能还不能直观感受秦始皇嬴政陵的震撼,举个例子,整个秦始皇嬴政陵占地60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比西安市区还要大一倍多。
一个人的陵墓,比一个市区还大,这真是闻所未闻。
不过,真正令人惊奇的,还在后面呢。
其他帝王的墓虽然大,但也不过是上面一层封土,下面一座地宫。
这秦始皇嬴政不一样,陵墓不搞豪华点,似乎都对不起他千古一帝的身份。
当然这6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也不是白修的,整个秦始皇嬴政陵经过精心布局,修建得那叫一个精妙。
整个陵墓最外层是一圈城墙,分外墙和内墙,墙内才算是重要的地宫,而墙外呢,则是秦始皇嬴政的从葬区。
比如为人熟知的兵马俑,就是在从葬区发现的。
这三个兵马俑共占地2万平方米,然而这只是秦始皇嬴政众多从葬坑的一部分。
像这样的从葬坑,加上陪葬区的坑洞,总共有600多个,有青铜水禽坑、马厩坑、府藏坑、铜车马坑、石甲胄陪葬坑等等,其种类繁多,简直让人咂舌。
皇陵粗糙布局
除开面积之外,秦始皇嬴政陵的封土层也是地球上最厚的。
据考察,整个地宫的封土高达115米,相当于今天41层楼房的高度,比一般小区顶楼要高。
讲到这里,本来有个问题,那就是秦始皇嬴政花了26年选址,但是选出来的位置却不是很好。
秦始皇嬴政墓在骊山,而骊山沟壑纵横,容易受到泥沙水石的侵害,难道秦始皇嬴政花了26年时间,这些地理环境都考察不出来吗?
还是说,他将墓建在这里是别有用心?
二 始皇在骊山修仙?
只要墓地选得好,人就能长生不老。
难道秦始皇嬴政把陵墓建在骊山,就是为了修仙?这骊山经常洪水泛滥,难道为了修仙连地下寝宫都不要了?堂堂千古一帝,总不能为了成仙长生不老而去睡大街吧?
当然不会,骊山的地理环境,秦始皇嬴政那是明明白白。
骊山是秦岭的一个分支,属于是断块山,山体上沟壑纵横,山谷遍布。
每次只要吹大风下大雨,洪水泛滥就是常有的事。
山洪爆发
正巧的是,洪水几乎都是从骊山北面飞驰而下,这秦始皇嬴政陵还真就建在骊山北面。
当然秦始皇嬴政也不傻,既然敢建墓,那他就有防洪的措施。
前面说到秦始皇嬴政陵有城墙包围,从外部来看,城墙是用来规划整个陵墓的,但实际上,这些城墙,还有防洪泄洪的作用。
阻拦洪水的城墙约摸有1000米长,高的地方甚至达到了70米。
早在施工之前,设计者就考虑到了这点,直接建起了千米大墙,这样也能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洪水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秦始皇嬴政为什么就执着于骊山呢?其他那么多山不修,偏偏要在骊山上耗费财力物力去修城墙。
这是呢?
这就跟秦始皇嬴政的理想追求脱不开干系了。
秦始皇嬴政这人吧,除了搞出一大堆丰功伟绩之外,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追求——长生不老。
生前秦始皇嬴政就命人多方打听,希望求得一味仙药,不过事与愿违,秦始皇嬴政还没等到仙药呢,就因病去世。
这秦始皇嬴政很遗憾啊,一辈子打打杀杀,最终居然连个仙药影子都没见着,他很不甘心,这一点也完美体现在了陵墓选址中。
选址骊山
骊山除了山势险峻外,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小山脉众多,它们层层叠叠,围拢起来,神似一朵莲花。
当地一直有个说法,人葬在莲心之中,能吸收日月精气、天地精华,时间一长,成神成仙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个说法当然逃不过秦始皇嬴政的耳朵,自然而然的,皇陵就建在了这里。
不过这只是迷信的说法,在《水经注》中,还有更有合理的解释:
秦始皇嬴政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
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好家伙,想当神仙都是借口,秦始皇嬴政建墓在这里的真正真相,本来是为了将骊山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
这种说法曾是最有说服力的,不过很快他就遭到了专家质疑。
秦始皇嬴政陵
骊山虽然有金子有美玉,但堂堂千古一帝,他稀罕这些吗?他墓中的陪葬品,随便摸一个出来都是稀世珍宝,就为了一丁点财宝,他就将陵墓选在了这险峻的骊山吗?
这显然说不通,不过专家很快又搞出了另一种说法,那就是丧葬礼制。
《礼记》中《尔雅》一篇曾有记载:
南向、北向、西方为上。
王充的《论衡》中也有记载:
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
尊者在西,卑幼在东。
从中能看出,西方为贵,是长辈下葬的方位,而晚辈就只能葬在东边了。
据调查,秦始皇嬴政的陵墓还真符合这一礼制。
他的高祖母大秦宣太后芈月、曾祖父秦昭襄王以及父亲秦庄襄王的陵墓,基本都在西安临漳以西的芷阳一带。
既然长辈们在芷阳以西,那秦始皇嬴政当作晚辈,那就得葬在东边了,而秦始皇嬴政陵所在的骊山,刚好就是芷阳以东。
方位确定了下来,那要跑到山上去建墓了,这就要说到从春秋延续而来的一种观念——依山建陵。
依山建陵
为了显示身份地位,很多国君的陵墓都是依山而建,甚至有的直接开垦山脉,将墓建在了山上,这样一来,就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秦始皇嬴政的墓背靠骊山,也是这个道理吗?
三 为什么无人盗墓?
千古一帝的墓建在骊山,为了防洪,墓中还修筑了防洪大坝,能说很是高级。
那秦始皇嬴政要冒着被洪水侵蚀的风险,而将陵墓建在骊山下呢?
还别说,秦始皇嬴政还真是为了符合礼制而修墓。
虽然在长辈面前,秦始皇嬴政让出了尊位,不过在众生面前,他还是要捍卫自己的尊严的。
于是他直接将墓地建在骊山,依山傍水,占地万里,想想都很气派,符合他千年来第一帝王的地位。
不过,如此豪华的大墓,难道就没有人想去一探究竟吗?
那当然是有的,从建墓之后到清朝,光是有所记载的盗墓,就有9次。
其中最有名的还是西楚霸王——楚霸王项羽。
霸王英姿
虽然打秦始皇嬴政陵主意的人很多,但是几乎都没有成功。
真相重要有几点:
一是找不到地方。
前面说到整个地宫占地60多平方公里,光是面积就让许多盗墓贼昏头转向。
再有本事的盗墓贼,总不能把78个故宫的土地都翻上一遍吧,并且还没翻完呢,或许就被人发现了。
其次,挖掘难度大。
秦始皇嬴政地宫上的封土层有115米,相当于是一栋楼房的高度。
盗墓贼拿个铲子挖土,能挖出一栋楼房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没日没夜,终于挖穿了115米封土,但是他到达的也只是地宫边缘,整个地宫还有30米的深度需要挖掘。
封土示意图
第三,地宫危险系数高。
电视剧中惊险的盗墓剧情那不是吹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些什么毒气啊、弓箭机关啊,秦始皇嬴政陵中还真有这些东西。
《史记》中有一篇《秦始皇嬴政本纪》,里面有这样的记载:
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原本秦始皇嬴政陵内部,存在着大量机关。
只有一有外人进入,弩箭就会自动发射。
另外,工匠还用水银打造成了墓中的江河湖海,并用机械装置让它们相互贯通,奔流不息。
水银是一种液态金属,在常温下就能蒸发,其气体含有剧毒。
虽然时隔千年,这些机关不知道还能不能生效,但没人愿意去尝试。
就算有人能侥幸避开机关,逃过毒气,但整个地宫在地下极深的地方,加上是完全密封的,那儿根本没有足够氧气,难不成戴着氧气罐区盗墓?
机关示意图
最终,技术不够钱不够。
秦始皇嬴政修建陵墓动用了72万人,整整修了38年,同样的,如果想盗墓,那也是需要人手和经费的。
光是地面上的封土就足够让人头疼,虽然随着时间流逝,现在的封土层只有76米,但这也不是几铲子就能搞定的事。
放在今天,仍然需要用很多台挖掘机才干挖开这些封土。
在历史,那就更不用说,拿个铁铲子,挖到地老天荒也挖不穿。
明清时期,火药技术已经成熟,但用火药炸墓,也是不现实的。
先不说能不能炸开76米的封土,光是那声音那场面,就足够吸引外人,这样盗墓,完全就是自我暴露。
更为关键的是,或许封土没被炸开,地宫就先被炸塌了。
所以,不是没人盗秦始皇嬴政陵,而是没那技术,目前还没有哪个团体,能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在不破坏地宫的情况下,完全发掘出整个秦始皇嬴政陵。
如果有,那就是行走在危险边缘,早就被抓起来了。
陵墓设想图
那么如此严谨宏伟的工程,究竟是如何修筑的呢?
首先得有总设计师,不用说,这些设计者也是一大推。
往下,就是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负责建墓的一个板块。
除此之外,还有指挥工匠们的包工头。
指挥者就站在骊山旁的击鼓坪上,以不同的鼓声来传达施工消息,工匠们一听,那就吭哧吭哧开始劳作了。
整个建墓团队,从上至下,安排得井井有条。
就这样,72万人耗时38年,终于建成了这座惊艳地球的千古一墓。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