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的古代上,有两部天书被尊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一本是《易经》,另外一本就是《山海经》了。
然而《山海经》与其它经典学术典籍不同,自成书之日起,一直受到诸多争议,这是因为《山海经》记述的内容太过离奇,所以很多人把《山海经》当做古今语怪之祖,先秦四大奇书之首。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
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顾名思义是一部关于山和海的典籍。
书中记录上古时期的天下山川,物产进行了详细记录。
《山经》以山为线索,东到大海,西到今天的甘肃、青海,北达内蒙古,南至四川、广东等地,对各地的地形、一山一水、一兽一鸟、一草一木都一一道来,俨然一部国土资源普查的综合性成果。
《海经》则重要表现海外地球,记述的比较随意,大多描写神话、西域方国,虚无缥缈却又瑰丽明亮。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古代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记载了中国历史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等,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古代、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十分全面。
在历史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它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虽然它不是纯粹的地理书,但其地理学内涵是第一位的,从各个方向有秩序、有条理地记叙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对历史古代、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主要的参考价值。
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
并且还有更离奇的事实,
比如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亨利埃特•默茨女士曾以亲身实地勘验的方式,按照书中记载的距离和方向,在北美大陆上实地查找,竟然找到了书中的路线图。
据了解,《山海经•东山经》中详细地描述了美洲中西部的四条山脉,区别是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喀斯喀特山脉和海岸山脉,上面记载的山峰、河流、植物、动物,几乎完全吻合,之后更是发表了 中国人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著名论题。
此后,也就有许多学者认为,难道印第安文明和玛雅文化是源自于中国的历史文明吗?当时中国人很有可能通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从而保持半个地球的文化长期交流。
如果是这样,这一切都太令人惊奇了
不过令地球震撼之时也再次被质疑:在交通不便的远古时期,古人是怎么能够完成如此艰难的古代壮举?毕竟中美两国相距千山万水,仅凭人类的双脚,到达美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在我们现有的认知中,上古时期的祖先是没有能力漂洋过海,考察天下地理知识的。
毕竟周游地球,是人类近几百年才干做到的事。
对此,又有一种说法令我们细思极恐:难道5000年前的地球文明是一个极度发达的文明,又或许是受到了某种外来文明的指导,从而制造了地球各国辉煌的文明?这只是我们的推测,本来如果上古时期真的存在着高科技文明的话,那么能做到上面那些翻山越岭到达美国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现在,虽然地球史上关于五千年前的文化几乎没有任何记载,留给我们的只有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山海经》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天书奇书,
它囊获文献、地理、神话、奇幻等的研究价值,是华夏文明第一宝典,拥有着破解上古文明古代的魔力,对我国乃至地球都有深远影响。
它向我们勾勒出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广袤奇异的上古神话史,更是一部距今四千多年的炎黄时代文明史,对我们了解先祖和史前文明有着不可比拟的价值。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