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家研编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4月21日正式公布。
该套图集包括《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中英文版,含说明书,比例尺为1:250万,内含全月地质图主图、月球岩石类型分布图、月球构造纲要图和30幅月球标准分幅地质图。
图集以我国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为基础绘制,是一份月球科学领域的综合集成成果,不仅能为探月工程科学目标制定和工程实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参考,也填补了我国在月球与地外行星地质图编研方面的空白,为月球起源和演化乃至太阳系演化的研究作出中国贡献。
据了解,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计划实施以来,月球地质研究至今仍沿用阿波罗时期研制的月球地质图。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月球地质图已不能满足未来的科研和月球探测需求。
与阿波罗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新系列图集基于月球动力学演化的规律,制造性建立了三宙六纪的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方案,更加客观地刻画月球的地质演化古代;主图《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利用青、黑、黄、品红4个基色叠印出共150种颜色,对月球进行三宙六纪的地质年代划分;识别并标记全月12341个撞击坑、81个撞击盆地、17种岩石类型、14类构造。
目前,该图集已经集成至我国科学家搭建的数字月球云平台上,并将服务于月球科学研究、中国科普网教育以及我国未来月球探测工程的着陆区选址、月球资源勘查和路径规划。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