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最讲究孝道的国家,而丧葬文化就是孝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人去世之后,一般都会举行葬礼。
而葬礼有很多忌讳和讲究,尤其是乡村葬礼,规矩更是特别多。
当亲人去世后,最忌讳这8件事情。
如果没做好,可能会让逝者不能安息,影响家人的运势,也会让其他人诟病。
具体是指哪8件事?身为子女,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一、咽气的时候,忌讳身边没有亲人
中国人最重视香火传承,当家里的老人即将要去世的时候,儿女子孙必须要在现场。
这样老人走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孤单,心里也不会有牵挂,走得安安心心,灵魂能得到安宁。
如果老人去世之前,所有的儿孙都在身边,那就是最大的福气。
二、忌讳让逝者光着身子去世
按照传统风俗,老人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在有闰月的年份,子女就会提前给老人准备寿衣。
寓意老人多福多寿,也是让老人放心。
如果老人差不多已经不可以了,就会在断气之前穿好殓衣,忌讳让逝者光着身子去世。
寿衣的件数和材料也是有讲究的,件数必须是单数,5、7、9都能,不能双数。
否则的话,就会变成祸不单行。
材质方面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同音,寓意很不好。
最好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寓意福佑后代。
三、入殓的忌讳
入殓时候的比较多,都是一些详情问题:
1、不能让家属的眼泪掉落在逝者的身上,会让逝者眷念,不得安宁。
2、入殓前后,不能让猫、狗等小动物接近遗体,传统的说法,可能会引起诈尸。
3、逝者的棺材不能用柳木材料,柳木具有驱邪的作用,会对灵魂造成伤害。
4、寿衣不能有扣子,寓意不好,而是用不条状的布纽扣来代替。
5、寿衣的袖子要盖住手,否则就相当于衣不蔽体,到了阴间容易挨穷受饿。
四、报丧的忌讳
如果家里有人去世的话,就需要进行报丧。
需要在大门上面挂白布、白纸,让别人知道家里有人去世。
并且,要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外地的亲人发讯。
尤其是向姻戚报丧,尤为慎重。
确定好葬礼的日期之后,孝子需要去亲戚家报丧。
报丧的时候不能够进屋,只能跪在室外行礼,报告老人去世的消息,还有葬礼的时间。
五、选择墓地的忌讳
中国人最讲究入土为安,关于墓地的选择也是有不少的忌讳。
墓地的好坏关系到逝者的安宁,还有子孙后代的吉凶祸福。
关于墓地的选择,民间有还十不葬的歌谣:
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有条件的话,会请人为逝者选择风水好的墓地,尽量不要草草下葬,这样能福佑子孙。
六、下葬后的禁忌
当逝者下葬之后,送葬的人要围绕着坟墓走上三圈。
回家的途中是不能够回头去观看的,并且快要回到家的时候,最好绕一下路。
这样能幸免逝者的灵魂,跟着一起回家。
七、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热孝不登门,身为子女,在服丧期间是不能够走亲访友的,不能聚会,不能拜年。
尤其是不能到病人的家里,因为服丧期间会带有不好的运势,容易给别人家带去不幸。
所以,自己要自觉,别人本来也不是很欢迎。
八、守孝期间,子孙后代忌讳穿鲜艳的衣服
当家里的老人去世之后,身为子孙后代是需要进行守孝的。
历史的守孝期一般需要3年,而现代就缩短了很多,个把月、几个月、一年不等,根据当地的风俗来决定。
在守孝期间,子孙后代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也不能够浓妆艳抹,饮酒作乐。
这样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容易给自己带来坏运势。
总结
人死为大,一些太过劳民伤财的丧葬风俗的确能去除,但是一些详情性东西还是需要遵守的。
求一个心安理得,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