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哪些世界之最?
截至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沉管隧道最长、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大桥工程的技术及设备规模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
港珠澳大桥一共有六个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建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全长5664米。沉管排水量最大,每一节排水约75000吨,超过辽宁舰排水量,共有33节。
港珠澳大桥创多个世界之最最长:港珠澳大桥全长5664米的海底隧道,由33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 。
港珠澳大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钢架结构最长,海底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开创了世界桥梁建设领域的多个第一,历时四年多的建设,一条29km长的巨龙已经驰骋在海面上。
后母戊鼎为什么称之为国之重器?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在塑造泥模、翻利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
后母戊鼎是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新中国建立后,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重8384千克,是世界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誉“镇国之宝”。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鼎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三字。
后母戊鼎是国家一级文物,铸于商代晚期,重83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是“镇国之宝”。有铭文“后母戊”。四羊方尊,铸于商朝晚期。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3厘米,重近35公斤。
到了后来,鼎又成为一种代表国家权力的重器。据《事物纪原》载,夏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成为传国的重器,所以,后世称取得政权叫“定鼎”。鼎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
问鼎之治是怎么回事?楚庄王为何敢问九鼎呢?
1、楚庄王一方面以“楚国折钓之喙,足以为九鼎”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取代周王室条件还不成熟,便退兵了。楚庄王现兵周疆、问鼎轻重,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楚国已进入空前强盛时代,实际上支配着中原局势。
2、从楚庄王的话中就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个是楚庄王已经完全无视天子的威严,公然调侃最具权威的九鼎。
3、王孙满说“九鼎过于巨大,加之年代久远,重量无法估计”,楚庄王对这个回答显然不满意,答道“只要折下楚国士兵的勾,就足够铸造九鼎了” 。
国之重器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亮相,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1、年,我国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船天鲸号建成投产,其疏浚能力当时排在亚洲第世界第三,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设计制造能力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2、远程输送能力可达15000公尺。天鲲号 天鲲号的成功研制也标志着我国重型自航绞吸船关键技术的突破,填补了我国在自主设计建造重型自航绞吸船的空白,使我国挖泥船的设计以及建造技术成功跻身于世界前列。
3、天鲲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挖泥输送设备,它利用挖泥船的吸力和自吸能力,能够将各种淤泥从海底快速吸上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配备不同的绞刀、刀盘、螺旋挖斗,还有挖泥船自身的控制系统。
4、这种设计的挖泥船头专门用于在海底沉积物地质脆弱的地区工作,一次可以吸取大范围的沉积物。然而,中国附近的海底地质条件非常复杂。
航天史上的国之重器——东方红、长征系列
1、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的第一种国产航天火箭,目标是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是一枚三级火箭。
2、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44度的椭圆轨道。卫星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3、东方红一号发射的意义。东方红一号升空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5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