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历法,代表了元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自颁行后,沿用400多年,是我国流行最长的一部历法。《授时历》编制不久,即传播到日本、朝鲜,并被采用。
如果把《授时历》和《大统历》看成一种历法,《授时历》从元初到明末,共行用了363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实行最长的历法。
是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郭守敬(1231-1316), 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和仪表制造家。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出我国古代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
郭守敬的《授时历》元朝统一中国以前,中国所用的历法是《大明历》。这部使用了七百多年的历法误差很大。元朝皇帝忽必烈决定修改历法,派大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这项工作。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创制的最精密的历法。用郭守敬自己的话 说,《授时历》“考正者七事”,“创法者五事”。考正者七事,一是精确地测定了至1280年的冬至时刻。二是给出了回归年长度及岁差常数。
世界上什么钟时间最准确?
在美国,名为NIST F-1的原子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但它并不能直接显示钟点。它的任务是提供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准确计量。这一计时装置安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物理实验室的时间和频率部内。
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时钟是用原子量为133的铯原子制成的。法国巴黎观象台宣布, 2005年应比平常年份多出1秒。这是因为地球自转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潮汐和大气的干扰等因素影响会减速。
为了精确计算时间,人类几千年来不断改进计时工具,从最早的日晷,一路进化到机械钟和石英钟,目前被认为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不过波兰科学家找到更精准的计时工具,就是宇宙中的星星,到底星星如何计时,带您去一探究竟。
北斗精度是多少
1、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水平定位精度为100米,差分定位精度小于20米。定位响应时间:一类用户5秒、二类用户2秒、三类用户1秒。最短定位更新时间小于1秒,一次定位成功率95%。
2、北斗导航卫星的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
3、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找人,可以精确到10米。
4、在民用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达到10米,在研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可达5米,而且,在海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更是已达到至3cm级别,但在卫星数较少、卫星分布较差的区域,定位精度较差或无法定位。
为什么说《授时历》是古代最精密的历法?
《授时历》以365天为一年,与现行世界通用的公历相同,从元朝到明朝这部历法一直被延用了364年,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精确、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创制的最精密的历法。用郭守敬自己的话说,《授时历》“考正者七事”,“创法者五事”。考正者七事,一是精确地测定了至1280年的冬至时刻。二是给出了回归年长度及岁差常数。
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制作了更为简化、更为精密的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 300 多年。另外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先进的历法,代表了元代天文学的高度发展。自颁行后,沿用400多年,是我国流行最长的一部历法。《授时历》编制不久,即传播到日本、朝鲜,并被采用。
GPS模块的授时精度最高是多少?
单频的GPS模块,北斗模块定位精度为2-3米,L1+L5双频GPS模块、北斗模块定位精度为1-2米左右;RTK高精度的GPS模块、北斗模块定位精度能达到分米级、亚米级。
RS-232串口和NTP网络授时等。1PPS/1PPM脉冲和IRIG-B码授时精度最高可达到纳秒量级,RS-232和NTP授时一般情况下精度可达毫秒量级。1PPS/1PPM和IRIG-B码和RS-232都需要专用接口和线缆,而NTP方式则可采用网络的方式。
在当前北斗三号共视可视卫星比北斗二号数少一半的情况下,达到共视比对授时精度2ns,北斗三代授时精度比北斗二代授时精度提升幅度约19%。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