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名方是哪些
1、小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
2、二陈汤:二陈汤来源于宋代官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痰之基础方,后世医家将二陈汤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各种痰证。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中医方剂名。
3、中医十大名方: 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
中国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的介绍
1、小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5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9克、大枣4枚。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出自《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
2、二陈汤:二陈汤来源于宋代官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痰之基础方,后世医家将二陈汤加减化裁,用于治疗各种痰证。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中医方剂名。
3、名杞菊地黄丸,着重滋补肝肾以明目,用于肝肾不足所致之视物不清及眼睛涩痛等症;若加五味子、名都气丸,用于肾虚气喘、呃逆等症;若加麦冬、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虚,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等症。
4、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患者服用后有舒畅的感觉,故得名逍遥散。逍遥散【来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本方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
5、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龙胆泻肝汤、乌梅丸、阳和汤、六味地黄丸、血府逐瘀汤、温胆汤。俗话说:“学医难,学中医尤难。”故元代著名医家正好古写了本书,名叫《此事难知》。
方姓的历史名人
1、方 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其后裔以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169世。
2、方姓名人:方储,东汉官员、学者。字圣明,一字颐真,丹阳歙(今安徽省歙县)人。*孟氏《易》,精图谶,善天文。章帝建初间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拜议郎,转洛阳令。后加太常卿,封黟县侯。
3、方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方弼:商朝殷纣王的两位镇殿将军,因纣王荒淫无道,兄弟二人反出朝歌,后世人们把二人尊为显道神,开路神。门神。
4、古代名人:方雷:方氏始祖。本姓姜,字天震,乃炎帝最后一帝榆罔之长子,助轩辕伐蚩尤,因功而封河南禹州之方山,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重大贡献。其后裔以地为姓。至今已4700多年,传衍169世。
5、方干(809—888年),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从小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
6、郑成功部将,明末清初的反清复明爱国组织洪门创始人之一:方大洪。方志敏,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