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青铜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是成都平原最长的先秦聚落和城市,也是长江上游已知最大的青铜时代古遗址。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是四川盆地最早的青铜文化,在中国青铜时代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星堆遗址属于青铜文化遗址,在我们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城西三星堆镇的鸭子河畔,三星堆由何而来?它是因为在古域内有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而出名。
广汉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与儿子燕青于1929年春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其中有圭、璧、琮、玉圈、石珠等,一共300多件。
中国古代青铜器最早发现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实物是一件半圆形残铜片,经科学测定,为含锌25%的黄铜。
洱海区域出土青铜器的遗址主要有剑川海门口、祥云大波那、大理鹿鹅山、巍山营盘山、宾川夕照寺、姚安羊派水库、楚雄万家坝、大波那等处。其中铜石并用的剑川海门口遗址是青铜文化的最早代表,也是云南最早的青铜时代村落遗址。
三星堆博物馆里有哪些珍稀文物必看?
商青铜神树,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是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
位于四川的三星堆博物馆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并且馆藏文物众多,而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分别是祭山图玉边璋、青铜大立人、金杖和1号青铜大神树,关于具体的介绍如下。
纵目大面具 面具是三星堆出土文物里的传奇标志,比如这次的黄金面具,还有众多的青铜面具。其中当数2号坑出土的三件青铜纵目面具造型最为奇特。宽38米,高0.66米,是世界上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
商青铜神树 商青铜神树,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中国历史上10大著名的青铜器国宝!
1、中国十大著名青铜器如下:司母戊鼎。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2、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青铜器。鼎内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记载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为国献策之事,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
3、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商代 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4、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青铜器铸品,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是商王祭祀母亲的青铜重器。
5、中国十大国宝: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清明上河图、大禹治水大玉山、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马踏飞燕、镶金兽首玛瑙杯、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6、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每边边长为54厘米,高53厘米,重量3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
历史上最著名的青铜器名字(附图片)
1、中国出土最早的青铜器物属于甘肃马家窑文化。夏、商、周三代为鼎盛期,而后还有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当时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和兵器是政权的象征。
2、司母戊鼎。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代古墓中,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3、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4、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3厘米,重近3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