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不是世界最长的画
《清明上河图》现存古代最长的画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是《千里江山图》。纵55厘米,横1195厘米。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
这幅“百米长卷”以宋代张择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为创作依据。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8厘米,长527厘米。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宽28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8厘米,长52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何被称为“不详之作”
清明上河图传遍世界几千年来,一直有一个传说,任何人收藏它都会遭遇不幸!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家是宋徽宗。1128年,“靖康之变”,宋徽宗被俘,最后被严刑拷打致死。这幅名画在宫殿外丢失了。
《清明上河图》的原画长528厘米,高28厘米,最早的版本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誉满中外的艺术珍品。它和唐人韩 创作的《五牛图》一样,被称为画苑“国宝”。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8厘米,长52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具有很高的价值和艺术水平。但对于画中有多少人,众说纷纭。清明节期间在河边由于清明上河图数量众多,大小不一,很难准确统计。所以画中有多少人,各书差异很大。
《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1、据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1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7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2、《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该图实际描绘的是秋季景色,“清明”二字是描绘当时正值清明,天下太平,并非清明时节。
3、《清明上河图》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为绢本、淡设色,高28厘米,长52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4、资料: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今开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 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 侧面。
5、资料: 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作者通过对清明节日北宁都城汴梁(今开封) 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 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 侧面。
6、《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人,早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学习绘画,后为北宋画院画师。虽然有关他的记载很少,但这幅了不起的作品,使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
中国美术馆里最有名的画作是什么,对比西方水平如何?
1、国画总是显得素净简约,有一种文化气息冉冉升起。水墨画往往不需要浓妆淡抹,水墨画只需要一根毛笔和一碟清水,即可作出来,看起来特别的有美感线条异常的饱满。
2、中国美术馆藏的这幅《带鸟的步兵》,是毕加索1971年所画。画中,一个步兵头戴褐红色帽子,穿着蓝色衣服,左手持剑,一只代表和平的鸽子立在剑柄之上,神情平和。而步兵的嘴巴微张,却似乎透露着一股惊愕。
3、《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4、《粒粒皆辛苦》,是方增先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我相信许多网友,对方增先并不熟悉,方增先,1931年出生于浙江浦江西塘下,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也是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